-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中“杏”的比兴寓意.doc
古典诗歌中“杏”的比兴寓意
作者简介:黄湟,2007年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现任职于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比兴方法统帅了中国诗歌三千年的诗歌潮流。以花草树木比喻各种人情感知,是最常见的比兴现象。我们现在用“杏”来做一番讨论,以显见“杏”的比喻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由此及彼推广到对古代诗歌中的各种比喻物(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比喻物可以表达人们的许多种感情,由此引导人们比较方便的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
杏,诗歌中有杏花、杏园、杏靥、杏眼、红杏、杏树等词语。杏树早春开花,花瓣质地鲜嫩细腻,兼之色彩鲜艳,古诗中常常借它抒发各种情感,杏花便有了较多的比兴意义。
1、因其粉红艳丽娇美而用来比喻美丽的面貌、眼睛,美女。
A.比喻面貌美。如“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柳永《少年游》《全宋词》一册33页)又“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燕子新来,东风无语又黄昏。”(陈允平《绛都春》《全宋词》三册3097页)又“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看旧写真。”(郑谷《为人题》《全唐诗》二十册7733页)
B.比喻眼睛美。 如“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张元一《又嘲》《全唐诗》二十五册9846页)
C.比喻美女。 如“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注口樱桃小,眉添桂叶浓。”(李贺《恼公》《全唐诗》十二册4410页)又“何人娇杏花,扑人依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s青旗挂。”(马致远《[双调?新水令]题西湖》《全元散曲》266页)
2、比喻青楼女。 如“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李廓《长安少年行》《全唐诗》四册327页)又“扬子澄江映晚霞,柳条垂岸一千家。主人留客江边宿,十月繁霜见杏花。”(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全唐诗》十七册3462页)又“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缰。引游郎……隔春波,碧烟染窗。倚晴天,红杏?Q墙。”(孔尚任《桃花扇?卷一[紧缠道]》)
3、寓恋情。 “晚日催弦管,春风入绮罗。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杂曲歌辞》《全唐诗》二册385页)又“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 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香。”(苏轼《雨中花慢》《全宋词》一册329页)又“杏花风习习暖透窗纱,眼巴巴?J望他…… 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汤式《[商调?望远行] 四景题情春》《全元散曲》下册1600页)
4、寓相思。因抒情主人公不同而分几种。
A.抒情形象是男子。“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旁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全唐诗》九册3109页)又“春光错过,媚景轻抛。虚辜艳杏,忍负夭桃。梦魂杳,不在树梢。”(吕天用《[南吕一枝花]秋蝶》《全元散曲》下册1270页)又“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忆。索性不还家,落残红杏花。”(纳兰性德《菩萨蛮》《全清词钞》上册185页)
B.抒情形象是女子。如“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浣溪沙》《唐五代词》263页)又“小院难图云雨期,幽欢浑待赏花时。到得春来君却去……归时莫待杏花飞。”(黄庭坚《定风波》《全宋词》一册403页)又“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阑珊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刘庭信《[正宫?醉太平] 忆旧》《全元散曲》下册1425页)又“轻寒小暖,又杏花过,草长遥岸……平安纵把离愁慰,奈愁绪,如丝难断。”(朱云裳《疏影?寄外》《全清词钞》下册1746页)
C.抒情形象是宫中嫔妃。如“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郑谷《长门怨》《全唐诗》一册257页)又“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李贺《冯小怜》《全唐诗》十二册4416页)
5、寓离别之情。 如“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焦。”(皇甫松《江上送别》《全唐诗》十一册4153页)又“湘江碧。故人同作湘中客。东风回雁,杏花寒食……明朝残梦,马嘶南陌。”(范成大《秦楼月》《全宋词》3册1624页)又“?h啼红,杏花消息雨声中。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弹怨东风。”(倪瓒《[双调?殿前欢]》《全元散曲》下册1421页)
6、寓品行高洁。 如“昨夜东风转斗勺,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元淮 《立春日赏红梅》《元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