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风长存的贾小庄.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风长存的贾小庄.doc

古风长存的贾小庄   贾文清 自2005年开始写作,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多万字。散文曾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09年? 散文卷》、《中国企业职工文化大系散文卷》、《散文选刊》、《青海湖500期作品精选?散文卷》、《青海美文选》。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理事、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会理事、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宁市作家协会理事会成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当代小说》、《时代文学》、《文艺报》、《青海湖》、《飞天》、《西藏文学》、《中国铁路文艺》、《中国土族》、《青岛文学》、《黄河文学》、《雪莲》、《人民铁道报》、《青海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出版有小说集《银簪子》。   贾小庄是我的故乡,我在这里出生,度过了天真而快乐的童年,一直到十六岁后,才离开家乡外出工作。   一直想说说我的故乡,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贾小庄和任何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样,世世代代居住的村民,先是种庄稼,养牲畜,自给自足。后来,城市改造,土地减少了,就改种蔬菜,当菜农。再后来,土地一再被征用,菜也种不成了,就靠出租房屋为生。现在,由于修建西宁到塔尔寺的高速公路,房子也被拆迁了,村民统一安置在新修的住宅楼里,成了这个城市里新加入的市民,村庄也完全城市化了。   然而,贾小庄的这个称谓还在,它的行政区域也还存在着。汇入城市的村民并没有变成完全的城里人,他们依然恪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保留着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   我常常回家看望母亲。我的母亲七十多岁了,在这个村庄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半个世纪的岁月,给母亲留下了太多的记忆。每次回去,她都要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她还按照以前生产队的说法,把村民叫“社员”,把出去打工叫“搞副业”,好像这些“社员”还在土地上劳作,把种庄稼当作主业一样。   在母亲的絮叨中,我推开窗户。外面,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街道边上店铺林立,招牌纵横,红男绿女们穿梭其间,一个比一个时髦,哪里还有一点村庄的影子?贾小庄,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地名而已。   但是,如果抬头远眺,便会看见南山顶上的凤台和寺院。南山寺悠扬的钟声和祥和的诵经声随着清风徐徐地在村庄的上空萦绕。在村庄的另一边,西山里的长岭沟像一弯碧绿的翡翠,把这个小小的村落揽在自己的怀抱中。   这就是我的故乡贾小庄,它在西宁市的西南方,坐落在南山脚下,麒麟河岸边。另一边紧靠着西山和长岭沟。西山根下,古老的解放渠像一条玉带一样盘山而过。解放渠边,古木参天,鲜花繁茂。村庄前面有一条大道,是通往佛教圣地塔尔寺的必经之路。   有了这样的地理位置,贾小庄吸收了天地山水之间的毓灵秀气,有着它独具魅力的人文气息。因而,这个村庄拥有两个西宁市最著名的重点学校,贾小庄小学和湟川中学。   贾小庄最早离南山寺非常近,就在麒麟河边上。据说,很早以前,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贾子渊,弟弟叫贾子祥,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而逃离了家乡。来到西宁城的南山根时,他们看见南山挺拔,麒麟河清澈,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屯田,引渠灌溉,慢慢演化成了一个村落,就叫贾家庄。后来,在麒麟河边修建胜利宾馆,宾馆的规模和档次非同一般,是专门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国宾馆。所以,把贾家庄整体搬迁出去了,有一部分人搬到了一个叫做张庙台的地方,而剩下的47户人家,则搬迁到离西山湾不远的一处高台上,这座土台叫中台,这47户贾姓村民搬来后,就改名叫贾小庄了。而从前的贾家庄,则叫做“前大门”,是因为胜利宾馆的前门通向这里,老百姓干脆把这一片地方也叫前大门。   我的父亲一家就是这47户人家中的一户。搬迁到中台后,父亲和他的弟兄们分了家,有了自己的庄廓,后来,来了我母亲,又有了我们。贾小庄就成了我生命中的故乡。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贾小庄的人还在靠种庄稼为生,贾小庄是一幅典型的山野景象。庄廓连着庄廓,柳树挨着柳树,一条窄窄的沙石土路从村子中间穿过去,成了村里的官道,架子车和毛驴车不断地穿梭往来。村庄四周,是大片大片的麦田,成熟的庄稼翻滚着绿色波浪,蒸腾起一片田野特有的草药香味。不远处的西山湾里,树木葱茏,山花烂漫。紫色的车前子,火红的山丹花,还有明黄耀眼的蒲公英,把一片山坡装点成了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村庄里的人则恪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天天到地里劳作。每逢农历的节庆,或哪位神仙的诞辰日,便到南山寺上去烧香拜佛。   南山也叫凤凰山,据说很早以前有一只凤凰曾经飞落于此。凤凰是千古难寻的祥瑞动物,当时的人们非常激动,便在凤凰停留的地方修筑了一座高台,取名叫凤凰台。凤凰台矗立在南山顶上,高耸入云。常常有洁白的云彩在凤凰台周围飘飞游走。远远望去,凤凰台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人们把这美妙的景象叫“凤台留云”。“凤台留云”曾经是古代西宁的八景之一。   到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