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另一种“陈映真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另一种“陈映真论”.doc

另一种“陈映真论”   2016年11月22日,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先生在北京逝世。作为一个“坚定的左翼作家”,陈映真在海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并获得过极大关注。陈建功说,陈映真是第一个以小说形式表现台湾上个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革命者的斗争与牺牲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反对“台独”的作家。他以理性的思辨和战斗的激情,对形形色色的民族分离主义展开了旗帜鲜明、思想厚重、有理有据的批判。学界对于陈映真的有限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小说创作层面,而对其精神结构乃至整体性的探讨则相对薄弱。在这个意义上说,王安忆的《乌托邦诗篇》。以下简称《诗篇》)与其说是一部中篇小说,倒不如说是以诗的笔触写成的一篇独具特色的“陈映真论”,为我们整体性地把握陈映真的精神结构与主体意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视角。   《诗篇》中的匿名主人公便是王安忆体验中的陈映真,其中又以基督教文化的视角为观照基点来看待、感悟、理解主人公,满怀热情地道出了作者与他的相识、相知以至于对他的无限怀念。《诗篇》开篇点出,“一个人在一个岛上,也是可以胸怀世界的。”而“这个人”又不是从书本、地理课程以及一些相对有限的旅行这样的途径来得知世界的,他是从《圣经》的“创世纪”获取这一知识的。从“耶和华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这一神圣事件中,“这个人”就不仅知道了现在:世上人被耶和华的力量分散与隔膜的状况;而且知道了过去:曾经有一个可能,世上人是欢聚在一起,有一座通天的塔标作召唤,互相永不会离散。判断他是从《圣经》里了解世界,是因为“这个人”的父亲是一名牧师,这也是由对他的怀念而谱写诗篇的根据。而这怀念又与肉体无关,它纯粹属于精神领域。这是一种不求回报、不计名利、完全只与自己有关的精神活动,它不需要任何别人的承诺,它使人彻底地沉浸在自我的思想里。“似乎在我心里,划出了一块净土,供我保存着残余的一些纯洁的、良善的、美丽的事物;对这个人的怀念,似乎又是一个援引,当我沉缅于纷纭杂沓的现实的时候,它救我出来?t望一下云彩霞光,那里隐着一个辉煌的世界;对这个人的怀念,还像一种爱情,使我处在一双假想的眼睛的注视之下,总想努力表现得完善一些。”正由于此,这种情感逐渐演变为一种想象力,驱策《诗篇》去刻画“这个人”。   《诗篇》作者与“这个人”的最初相识源于“这个人”的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三角脸”和一个“小瘦丫头”的凄惨命运以及彼此的相依相靠。其所指的,显然是陈映真的短篇名作《将军族》。《诗篇》感同身受的正是这一小说“集浑厚与温柔于一身”,正是小说作者所描写的那种相濡以沫的情状。这一切都源于“这个人的情感是一种类似神灵之爱的情感”。尤其是在“我们和那个岛隔绝了多年,多年里,我们互相编派着对方的故事,为了使我们彼此憎恶。憎恶的情感在我们心中滋生增长”的文化背景下,“这个人”的情感就尤为难能可贵而令人不能忘怀。他有一种奇异的爱心,“这爱心很大,又很小;很抽象,又很具体;很高,也很低。像三角脸和小瘦丫头这样的两个可怜虫,要说他们有什么资格承受这样的爱心呢?然而是否正因为它是这样不计条件,它便可大到无限处了呢?这种爱意是这样无微不至的吗?即使是对三角脸和小瘦丫头,这爱也没有显出丝毫的俯就之感。”“三角脸”和“小瘦丫头”的故事成为《诗篇》与“这个人”结缘的一颗种子,而种子的内核就是“爱心”。   后来在美国举办的一个“国际写作计划”活动中,《诗篇》作者见到了“这个人”。并且,“这个人对我说:你的发言稿我已经看了,我父亲也看了,父亲看了后很感动,说中国有希望了。”而这个人的父亲的一段话却令人终生难忘。“那是说在这个儿子远行的日子里。远行是一种象征和隐喻的说法,它暗示了这个人的一段危险与艰辛的经历,这不仅意味着离家的孤旅,还意味他离开他相对和谐的早期经验,走入残酷的认识阶段。它具体的所指,大概是‘入狱’这一桩事吧。在这个人远行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对他说:孩子,此后你要好好记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其次,你是中国的孩子;然后,啊,你是我的孩子。”而这些话,恰恰成为了《诗篇》的精髓。“这个人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我想象他在那个湿润的多雨的乡村礼拜堂里布道,我的心里又激动又静谧,又温暖又沁凉。受到他的夸奖,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而“我的发言稿内容大意是:像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作家,开始从自身的经验里超脱出来,注意到了比我们更具普遍性的人生,在这大人生的背景之下,我们意识到自身经验的微不足道”。“这个人”的父亲所看到的希望正是如此:面对普遍的人生,意识到自身经验的有限性,从而获得超越。从基督教文化眼界出发,人是有限的,只有上帝是无限的。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存在,也就有了接近上帝的可能性。“这个人”对“我”的影响则是用人类的普遍的苦难淹没了“我”的经验。实际上,“苦难”正是流淌在陈映真血液里的一以贯之的主题情怀。   与“这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