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可以狂,但不可以妄.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以狂,但不可以妄.doc

可以狂,但不可以妄   欧阳修在世时,是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文坛祭酒。做士林老大,单单自己地位高、有才华还不够,还得有识拔人才、提携后进的格局和雅量。在这方面,欧阳修做得很好,后世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佳话,比如对苏轼的称赞:“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嘉?v二年,苏轼来到东京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尽管少年时苏轼就在故乡一带颇有文名,少年出蜀,当然意气风发。但到了汴梁,天下人才汇聚之地,生长于偏僻的蜀地的他,自然不如江左、江右、中原的才子那样被人瞩目。那次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在阅卷时,发现一份考卷文采飞扬,且说理透彻,正符合自己平时主张的文风,大喜过望,推荐给另一个考官梅圣俞看,梅看了后也击节赞叹,主张取为第一名。   但欧阳修料定这份弥封了考生名字的试卷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如果取了第一,会招来非议,于是给取了第二名。拆封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四川士子的试卷。同科考中进士的还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一时间,苏家昆仲名满京师。   可是,欧阳修对另外一位同样来自四川的才子,态度和对苏轼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冷酷。   这位才子叫吴缜,成都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也是在嘉?v年间中进士。当时朝廷任命欧阳修和另一位资格更老的文坛名宿宋祁主修 《新唐书》,新科进士吴缜自认为很有史才,上书欧阳修毛遂自荐,想加入这个修史的团队。欧阳修看完信后,认为他年少轻佻,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吴缜的失望可想而知。   为什么对吴缜,欧阳修不像对苏轼那样客气呢?欧阳修对人才是双重标准么?我以为考诸两位四川士子所处的情形,可以理解欧阳文忠公为何态度迥异。   欧阳修之于苏轼,是主考官面对考生,而且还误认为他是弟子曾巩。主考官欣赏考生,标准比较单纯,就是凭文章说话。哪怕年轻人有些狂,可以理解甚至还会视之为少年人的可爱。苏轼在那篇让欧阳、梅等考官高度评价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用了一个自己生造的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后来苏轼来谢恩时,欧阳修问典出何处,苏轼答曰“想当然也”。欧阳修不以为忤,反而欣赏苏轼会变通,不呆板。   反观吴缜,已经中了进士,成为官员队伍的新人,他的才学已经在进士试中表现出来了。此时更重要的就是懂礼数,懂规矩,他这封莽撞的自荐信却是不懂礼数与规矩的表现。在重视文教的宋代,能参加朝廷的修史团队,自然是一份殊荣。一旦如愿,立马名声鹊起,而且仕途也会更加通达。正因为如此,就更应恪守本分。你一个刚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冒冒失失写封信给项目组负责人,说你想参加这个项目攻关。会怎样?   这本来是年轻人初入仕途遭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吴缜真是学识、才能过人,以欧阳修的胸怀,不可能阻挡他。可是从这次被欧阳修拒绝后,吴缜便成了一个职业的“欧阳黑”。《新唐书》 修撰成功后,吴缜仔细阅读,写出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例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甚至说该书多有“舛驳脱误”。《新五代史》 出来后,他又专门撰写了 《五代史纂误》 三卷。   就事论事而言,吴缜这些纠谬不无道理。像这样多数人参加的国家项目,找出一些错误很正常,如果抱着善意的出发点,或许欧阳修会感谢挑错者。而这种挟怨泄愤的挑错,就算说得有道理,也付出了得罪整个士林的代价。对欧阳修而言,卷帙浩繁的两套书,被挑出错误,不掩其文名。而对于吴缜而言,他在士林的公关形象基本上可用“不堪”形容之。钱大昕曾批评吴缜的 《新唐书纠谬》,于地理、官制、小学多有“未达”,认为他的纠错“非无可采”,但其本人“沾沾自喜,祗欲快其胸臆,则非忠厚长者之道”。好在欧阳修很通达,没有史料证明欧阳修报复过这位职业“欧阳黑”,但士林里的前辈和官场的上司,恐怕也对吴缜会保持距离,不敢提携他。   如果说,年轻的苏轼有些狂,但不妄。吴缜则是既狂又妄,而且有些蠢。   (选自《南都周刊》2015年第20期)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