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嗜好柳词的全真祖师王重阳.doc
嗜好柳词的全真祖师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初名中孚,字允卿。北宋末年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少时熟读经史,颇喜弓马之事,且做得一手好诗词。十五岁时遭遇靖康之乱。二十二岁时参加伪齐举行的贡举考试,因“献赋春宫,迕意而黜”
(元?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二《重阳王真人》)
。二十七岁参加南宋武举考试,名中甲科。从此易名德威,字世雄。大多数时间陕西处于金人统治下,期间他曾因军功而获甘河酒监一职。郁郁不得志,终日耽酒遣闷。忽一日
(四十八岁时)
于终南山甘河遇仙,仙人授以密语及灵文五篇。从此辞官入道,改名?矗?字知明,道号重阳子。
一、 诗词传道,标举“一灵真性”
王重阳是道门中文武双全的高道,也是阅历丰富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
金大定五年
(1165)
春,王重阳到终南山太平宫布教,第一次竖起了全真本性、“灵魂成仙”的旗帜。他于壁间题诗云:“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诚搜刷。”
(《重阳全真集》卷二《寿期》)
诗人预言自己五十八岁寿终,但他的“一灵真性”
(灵魂)
将永远不灭。这就是全真教的“真性说”,或者称之为灵魂成仙也可。大定六年,王重阳又在长安县滦村乞化传道,于吕道人庵壁上题诗云:“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
(《重阳全真集》卷九《辞世颂》)
这首诗也是把肉体之死与灵魂永生相提并论,并嘲讽了世俗的生死观。后来重阳至山东演教,分梨十化丹阳夫妇,诗云“四般假合终归土,一个真灵直上天。不灭不生超达去,无为无漏大罗仙。”
(《重阳教化集》卷一《赠丹阳》)
至此,灵魂成仙的思想终于成熟出炉。纵观重阳子演道传法的经过,可知全真道修道的核心就是始终追求灵魂永生,即所谓的“一灵真性诚搜刷”。这种追求灵魂成仙的思想决然不同于魏晋以来的神仙道教及其支脉的成仙观念。王重阳希望全真道人用毕生的精力诚心搜求“一灵真性”,意即追求灵魂成仙,这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表征着宋代以来传统道教追求肉体成仙理想的已然破灭,而一种新的仙学思想逐渐确立。因此,王重阳开创的全真教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破旧立新意义。
王重阳最初是在终南山传道,来往于户、杜周匝。每有外出,必携弟子乞食炼心。传道过程中王重阳结识了许多僧道、俗友及官员。《重阳全真集》中有大量的诗词可以作证,如京兆税院冯五郎,终南主簿赵文林、学正来彦中、董知县等等。他走遍附近诸县,有时行乞于市?,有时游走于山中或乡间,所到之处往往留题一两首诗词。诗词传教成为王重阳最重要的布道工具之一。
但在陕西传道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王重阳转移了布教重心。当初他终南遇仙时,仙人
(传说为吕洞宾)
曾点化他“速去东海,丘马潭中有一骏马可擒”,自是王重阳坚信“与东方有缘”。于是大定七年
(1167)
四月自焚其庵,婆娑起舞,而后径投东海而去。在山东传道的过程中陆续收齐了全真七子。彼时重阳子仍以诗词作为布教工具,每次上街乞化,背后即竖纸旗一枝,上书一首诗或词。如:“占得风来便有缘,朝朝赢得日高眠。饥时街上来求乞,只要人间自肯钱。”
(《重阳全真集》卷十)
这种奇怪的行为往往引来许多人驻足观望,重阳和弟子们便趁机宣扬全真要义,劝化路人皈依。随后王重阳相继创立了三洲五会的教团组织,全真道风一时间吹遍山东半岛。为了进一步光大全真道,实现其“四海教风为一家”的宏愿,重阳决定将传教的重心转向中原大地。大定九年
(1169)
十月,王重阳将山东教事交由王处一和郝大通料理,自己带着马、刘、谭、丘四个弟子回陕西。途中寓居南京
(即汴京)
岳台坊磁器王氏旅店,传道两月余,遂决定将衣钵传给大弟子马钰。大定十年
(1170)
正月初四,重阳招弟子到床前嘱咐后事,即索纸笔书《辞世颂》一首,而后枕臂登真,寿命恰为五十八岁,与先前所预言的完全吻合。
王重阳以诗词传道,可以说贯穿了他短暂的一生。他的弟子也继承了诗词传道的作风,七子分别都有自己的诗词集传世。其中,丘处机的诗词数量最大,艺术水平较高;而马钰作为王重阳的大弟子,其诗词最具重阳遗风。
王重阳生平诗词作品十分丰富,他羽化后全真弟子编辑有《重阳全真集》
(十三卷)
、《重阳教化集》
(三卷)
和《重阳分梨十化集》
(二卷)
等,先后于陕西、山东两次刊印行世。入明后收入《正统道藏》,今人辑有《王重阳集》。
二、 乐章集、看无休歇
元道士赵道一编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重阳真人喜好柳词,并逐篇唱和的事。据载,金大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