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徒的国度.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信徒的国度.doc

在信徒的国度   没去过斯里兰卡,抽象地觉得远在天涯海角。因为远,就本能地以为无所知,于是去前开始大做功课,在飞机上断断续续的睡眠间隙里也一直看书,希望落地时不至于太唐突。落了地,在机场就感到潮湿的热,出了机场打眼看到路边丰肥的热带植被,明白为啥觉得远得恍如隔世了:斯里兰卡再往南就是赤道了,对于一个生活在北温带的人来说,赤道几乎就远在了地球的另外一头。碰巧我去过的十来个国家,全在北回归线以北,我对赤道一带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想象。这些想象源于各种关于非洲和南美的描述。   坐上接站的中巴车,一路看到首都科伦坡,我庆幸这几天来看对了书。奈保尔的非虚构作品《印度三部曲》,多年前读过,是因为文学和印度;这次重读,是想在书中找到一点斯里兰卡的蛛丝马迹。在进入第一大城市的沿途,我怀疑奈保尔当年写的不是印度,而是前不久的斯里兰卡。我没去过印度,不知道奈保尔离开后的四十年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但就以我见到的这一路“城市化进程”来揣测,印度/斯里兰卡可能多年来都是蹒跚着走向现代化。   进了郊区,清早的大街上走着很多赤脚的老人,穿缠腰布,露出精瘦的古铜色身体。刚下过雨,他们对浅小的水汪视而不见,面容中有某种坚定的茫然和空白。沿街的建筑低矮、破败,除了佛塔和佛像尊荣隆重,住家和店铺一例漫不经心地单薄和贫瘠,有人坐在墙根,无所事事,迟缓地运行他们的身体和表情,低下头时,我总以为是在看蚂蚁搬家,就算看蚂蚁搬家,他们也不是专注敬业的那一类,而是有着神游物外的空茫和懈怠。偶尔有几辆沾满泥水的低端汽车迎面开过来,更多的是头尾都包裹起来的小小的机动三轮车,斯里兰卡叫TUTU车,中国有些地方称之为“小蹦子”。车顶上注明:TAXI。   我以为这种出租车只在郊区使用,拐过一条街,接站的朋友说,进市中心了,再拐两个弯就是希尔顿酒店。小蹦子多起来。朋友说,科伦坡的出租车就是这个。我狠狠地纠结了。我来自苏北的乡村,见得最多的也许就是贫穷和落后,但我必须说,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此缺少过渡,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事实就是如此,在希尔顿酒店的十三层楼上我眺望整个科伦坡,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可以跟“国际大都市”的想象稍微贴近的高楼,这座谦卑、沉默和缓慢的城市并不比我故乡的县城繁华多少。经历了中国近年来疯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习惯了以GDP和高楼大厦作为发展指标的语境,科伦坡确实让我有点反应不过来。我比来之前更迫切地想知道,斯里兰卡人究竟在想什么。   我到斯里兰卡是为了参加科伦坡国际书展。活动不多,结束了就往大街上跑,朝人群里钻,累了就叼根烟站在路边,看斯里兰卡人和车辆水一样从我眼前流过。他们说口音极重的英语,有些人,只会说僧伽罗语,偶尔的交流只能靠比划。若非在沸腾的市场上,他们很少喧嚣聒噪,步行者沉默地走,依然有着石头一样坚硬或空白的表情,或者稍稍低头若有所思。没事的时候他们喜欢坐着,面对陌生人会露出单纯、淡然的笑容。他们形容焦枯,但你在他们脸上看不到焦虑和纠结,更不可能发现歇斯底里和穷凶极恶。他们长着一张安之若素、习惯于慢半拍的脸。你会觉得他们身体和精神的某些部分是静止的,被坦然地搁置到一边,因为这些部分无需或者根本就不屑参与进日常生活,只在礼佛时除外。手持莲花右绕佛塔转着圈子走,或者面对佛像垂首低眉双手合十,他们才会动用整个身心,身体在暗暗地绷紧,意念在上升,神思专注而邈远,他们庄严凝重。   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在斯里兰卡,76.7%信奉佛教,7.9%信奉印度教,8.5%信奉伊斯兰教,6.9%信奉基督教。即便有出入,这也是一个绝对的信徒的国度。我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了一群密度巨大的斯里兰卡人,绕塔者绕塔,礼佛者礼佛,念经者念经,其余劳累的男女老少,在塔前、墙下、鹅卵石上、沙地上随机席地而坐,就算只是发呆,表情也丰盈饱满,一派祥和。除了祈祷诵念之声,整个寺庙有种午后斜阳的静谧,让你觉得这世界本该如此,太初有道,理所当然。   正是在这个寺庙里,我对先前的认识产生了怀疑。那些斯里兰卡人,他们的茫然和空白是奈保尔认为的印度式穷人的无知、蒙昧、懒惰和无所事事,还是源于内心的虔信与笃定,或者对贫穷、制度和种姓的隐忍和顺从?我请教了一位在科伦坡生活了多年的华人,说起斯里兰卡人他既羡慕又鄙夷:被中国人视为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前两者,国家埋单;至于房子,天热,你要愿意凑合过,有个屋檐避雨就行了,穷人可以穷得心无挂碍。正因为没负担。他们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精神生活,对很多人来说,信仰是日常的主体。他们安于贫穷,不思进取;也因为甘于种姓的贵贱,他们对贫富分化视若等闲。这位华人兄弟为此颇为骄傲了一把:以中国人蓬勃的进取和吃苦耐劳,在斯里兰卡发不了财简直天理难容。他是发财者之一。   我随身携带的《印度:受伤的文明》一书中,奈保尔也论及了这个问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