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间记忆:谷家兄弟和冯玉祥.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记忆:谷家兄弟和冯玉祥.doc

民间记忆:谷家兄弟和冯玉祥   一   谷良友在菏泽地区名气大,80岁以上的都听说过他,俺小时候听爹提起过。   他1881年生,家在巨野县城西南谷庄,兄弟五个,排行老三。家里穷,他17岁出去当兵,在保定练军时跟冯玉祥一个棚。一个棚十二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班。   谷良友比冯玉祥大一岁,一米八的个头,说话声大,性格爽快,还有一身好拳脚。冯玉祥也大个,爱看书,很厚道。   棚里那些人赌博,让冯玉祥到外面站岗;他练毛笔字,他们故意晃桌子;他在灯底下看书,他们嫌他浪费灯油,耽误他们睡觉;他掏钱买灯油,在墙上挖个洞,用布盖上头在里面看书,那些人还找他小脚(注:小毛病)。谷良友实在看不下去,常为冯玉祥打抱不平。   有时候改善伙食,吃面条。那些人一哄而上,把面条都捞走,轮到冯玉祥,桶里光剩面条汤。再吃面条,谷良友上前一步,先给冯玉祥捞一大碗稠的。他捞完,那些人才敢靠前。   两个人越处越好,结拜了仁兄弟。在俺老家,仁兄弟比亲兄弟还亲哩。   三年以后,练军改编,大部分官兵给裁下来,这里面就有谷良友。走的时候,他跟冯玉祥都哭了。   谷良友回到谷庄后,听说冯玉祥的哥哥在曹州府(注:菏泽的旧称)带县队,他投奔过去,有了份差事。   1907年,冯玉祥从奉天来山东参观阅兵,他哥哥听说了,派谷良友去济南,接冯玉祥来曹州府住几天。   这次见面,两个人非常亲热。从济南上路,冯玉祥说:“我先跟你回家,看看老娘。”   两个人到谷庄下车,先去谷家堂屋。   冯玉祥给老娘问好后,说:“娘,我给你老磕头。”他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两个人到场院里歇着。谷良友拆了一扇门板当桌子,又搬了几块砖头,摞起来当凳子。饭是烙饼卷炒鸡蛋,菜是炒了一碗豆芽,拌了一大碗黄瓜。这是谷家能拿出来的最好饭菜了。   后来,谷良友和五弟谷良民都跟着冯玉祥当兵,打过不少仗。   1921年,谷良友跟着冯玉祥打到陕西,他那时候是一团三营营长,团长叫李鸣钟。李鸣钟命令谷良友这个营当预备队,先别上去打。谷良友不听,带着手下人上了战场,打了胜仗。   李鸣钟怪谷良友不听命令,谷良友感觉自己立了特等功,一点儿不服气。   李鸣钟向冯玉祥报告说:“谷良友只听你一个人的,别人谁也管不了,我这个团长怎么当?”   冯玉祥一听,谷良友犯了军中大忌,气得跺脚大喊:“把谷良友拉出去,毙了!”   军官跪下一大片,都为谷良友求情。   冯玉祥说:“今天谁讲情也不行,非把谷良友毙了不可!要是不毙谷良友,我这个旅长也不干了!”   这些人一看,冯玉祥真生气了,只好偷着放了谷良友,让他回老家躲躲。   几天以后,冯玉祥消气了,派人把谷良友叫回来,撤职。   第二年,冯玉祥带着队伍去河南,打的是河南省督军赵倜。谷良友已经调到警卫团当营长,他领着人在炮火里杀了个七进七出,人家装备再好,也怕他这不要命的。冯玉祥总结这次打仗,把谷良友说成了长坂坡的赵子龙,立了大功。   1930年,谷良友回到山东,在韩复榘手下干,是鲁西民团总指挥,驻军菏泽。   有一回,巨野有个人贩盐到了菏泽,他推的小红车子碰到人家房子,人家不让他走,把车和盐都扣下了。实在没办法,他去找谷良友,谷良友管了他一顿饭,又到那家说说,人家把车和盐给放了。   谷良友的媳妇傅氏是个农家女,冯玉祥叫她三嫂,很敬重。当兵的穿鞋磨损快,谷三嫂给丈夫做的铲鞋也有冯玉祥一份。铲鞋底子前边长出来一个尖,翻过来缝到鞋面上,鞋前尖轻易不坏,一双铲鞋顶两双圆头鞋。鞋底都是直底,不分左右脚,两只鞋咋穿都行。   有一回集合训话讲到行军的事,冯玉祥抬起脚来说:“这是谷三嫂做的铲鞋,结实经穿,左右脚还可以替换着穿,行军方便。”用现在的话说,铲鞋太土,要好看的农民都不穿,这么大的将军穿铲鞋,当兵的和家属都跟着学。   1932年,冯玉祥隐居泰山普照寺,谷良民那时候是二十二师师长,他派出一个团驻泰安,谷家兄弟也常上山看看。冯玉祥特意捎信,叫谷三嫂给做几床粗布棉被。   做好以后,谷三嫂送到山上,冯玉祥和媳妇李德全都很高兴,留谷三嫂在泰山多住几天,拉拉家常话。   棉被被面是蓝格粗布,里子是白棉布,冯玉祥说:“还是粗布棉被盖上暖和。”   谷家人提起冯玉祥都叫“冯先生”,谷三嫂回家以后说,冯先生在泰山穿一身粗布衣裤,戴的是老头戴的毡帽头子,腰带都是粗布的。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白菜炖豆腐,大饼卷炒鸡蛋算是好的了,冯先生也最爱吃。   冯玉祥主张男女平等,妇女剪短发,不裹脚。谷良友两个闺女凤仪和鸾仪都没裹脚,谷三嫂也把自己的脚放开,娘儿仨都剪短发。这些在菏泽和巨野都是新鲜事。   那时候,山东有个老缺(注:土匪)叫刘桂堂,外号刘黑七,经常领人来菏泽,走到哪里杀到哪里。   1934年,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