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之父的黑魔法.doc
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之父的黑魔法
对青少年来说,恐怖故事永远都不会过时。年轻人对真正的恐怖故事经常是又喜欢又厌恶,而厌恶又远远不能抵消恐怖小说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说起来,也正是恐怖小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崇高。
每一所美国大学的“创意写作”讲师都清楚地知道,青少年最喜欢写的就是未知地点发生的恐怖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争夺读者注意力的是可怜的受害者、笨拙的语言、单薄的人物和复杂的作案凶器。此外,外星人或机器人也总是会出现,人形的机械的都有,都让人一看就难免感到愤怒和憎恶。
这些青年恐怖小说作家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寡言少语,总是避免与他人眼神接触。他们的穿着都不太体面,总是坐立不安,身上有纹身,歇斯底里且闷闷不乐。他们对现实主义乃至现实都很厌倦甚至抱有敌意。被问及平时读什么书的话,他们会兴致勃勃地报出一个个大同小异的名单:尼尔?史蒂芬森,史蒂芬?金,J.G.巴拉德以及菲利普?K?迪克。而在这些名单中,我最频繁看到的一个名字就是H.P.洛夫克拉夫特。他们都对这个名字充满敬仰。这个人简直是他们的灵魂向导。
我们不应对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不屑一顾。历史上曾有两部恐怖经典小说是出自青少年作者之手:玛丽?雪莱开始写《弗兰肯斯坦》时只有18岁,马修?格雷戈瑞?路易斯在他19岁时花了十个星期写完了《修道士》。约翰?贝里曼就认为,和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相比,《修道士》对诅咒的刻画要厉害得多。
而洛夫克拉夫特就干脆没成为过真正的成年人。他去世于1937年,享年46岁,私人通信中不时出现“成人世界就是地狱”这样的句子。他很像他笔下的人物伦道夫?卡特,“想要得到失落的梦中之地,渴望童年时代的生活。”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主题――在惊吓中产生的恐惧――正是早期青春期的特征。他狂野的想象力和惊慌失措的用词是他作品的两大特征,都源自于他对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憎恨。很多意志不够坚定的读者都沉迷于此。他们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茫然。
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纯文学价值低得可怜(米歇尔?维洛贝克曾说他的作品“不算是真正的文学),但其小说的力量显然不在于文学价值。而是源自于一种难以准确说明的特质,或者说是它向读者施加魔咒的方式。他那种风格的小说有一种野蛮的催眠魔力,能把智识上不够坚定的年轻读者召唤进他的恐怖世界,并使之难以轻易脱身。他作品中那种躁动而充满末世气息的恐惧感,总能一步步征服没做好心理准备的人们。虽然不时有些做作,但洛夫克拉夫特小说中的紧张感似乎并不虚浮。看完他的作品后,读者的第一个念头都是想去找其他中了同样的魔咒的读者聊聊。如此一来,死忠读者们便走到了一起,就像是某种心理创伤的集体治疗俱乐部一样。类似的读者群便一代接一代地发展了起来。
与此构成对照的是,成年以后才第一次阅读洛夫克拉夫特的读者的感受就很像是托尔斯泰对安德烈耶夫的评价:“他努力想要吓着我,可我真是害怕不起来啊。”
必威体育精装版出版的这部颇为厚重的洛夫克拉夫特小说集也是个奇怪的产品,就像是博尔赫斯想象出来的东西一样。这些小说本来都是刊登在《奇妙传说》和《古怪故事》这样的低级杂志上,现在却被精心编辑,加上注释,空白处还配上了各种图释。当然,洛夫克拉夫特是个热爱读书并热衷于古文物学的作家,还对各种秘传知识兴趣浓厚,他书中提到的很多东西(比如长球、封印木、太古代、大溪地、皮尔巴拉地区等等)确实可能需要注释。但其效果就像是一位热情友好的教授在血流遍地的屠杀现场为大家耐心地教授各种各样的相关知识。
而且,书页下密密麻麻的脚注看起来就像是一堆有了生命的蠕虫,在注释特别长的时候爬到正文的左侧和右侧,有几页甚至还爬到了正文的上方。那些想学点东西的读者不得不翻来翻去,有时还要依靠一些小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插图才能真正理解。读者因而时常要跳出作者精心编造的“古怪”故事,进行一些正常的思考活动:这些幻想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每篇故事描述的危机都这么相似?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于1890年生于普罗维登斯,跟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几乎是同代人,然而后者的作品虽然在那个时代大红大紫,但洛夫克拉夫特似乎一本都没看过。那个时代的其他名著他也完全不予理睬。“在我眼中一切现实主义都缺乏美感。”他曾这样写道。他的父亲在 1893年精神崩溃并被送进一家叫巴特勒医院的收容所,5年后死于三期梅毒。母亲也在1919年追随着亡夫的脚步进了巴特勒医院,声称“有奇怪的幻想生物从楼房后面涌出来”。整个家庭的基调都是疯狂,而非现实。而且在1908年洛夫克拉夫特本人18岁时,他也遭遇了某种精神崩溃。有一段时间他白天无法起床,只能跟母亲一个人说话。
就连不屈不挠的洛夫克拉夫特传记作者S.T.乔希也对作家这一时期的生活表示了茫然。在长达至少5年的时间里,洛夫克拉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