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营养学--矿物质课件.ppt
Chap 3 (一)人体含量及存在 Chap 3 体内含锌总量约:男2.5g,女1.5g 55%在肌肉中,30%在骨骼中,其次在皮肤、肝、脑之中; 组织中锌含量:以前列性腺最高,其次是肝、骨骼、肌肉、肾、胰、心。 (二)生理功能 Chap 3 锌是体内100多种酶的活性中心 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代谢均需要锌 锌调节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 锌与味觉相关 锌与神经系统相关 (三)缺乏症 Chap 3 1、发育障碍: 2、组织再生能力减弱 3、生殖系统发育障碍: 4、味觉障碍 5、皮肤损害 6、免疫力下降。 7、对脑功能的影响 供给量 (mg/d) Chap 3 11~ 1200 14~ 1800 18~ 2200 孕妇 2200 乳母 2200 0~ 200 0.5~ 500 1~ 650 4~ 900 7~ 1000 年龄/岁 AI 年龄/岁 AI Chap 3 (一)人体含量及存在 Chap 3 体内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约占总量的98%,其他存在于细胞外 其中70%的钾储存于肌肉,10%在皮肤,红细胞占6%~7%,骨占6%,脑占4.5%,肝占4% 正常人血浆浓度为3.5-5.3mmol/L,约为细胞内钾浓度的1/25 (二)生理功能 Chap 3 维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正常代谢 : 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 :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维持血压正常 维持心肌正常功能 维持细胞内外酸碱和离子平衡 降低血压 (三)缺乏症 Chap 3 缺钾的原因:摄入不足或损失过多,但正常进食的人一般不易发生摄入不足 主要表现 肌无力及瘫痪 心律失常 横纹肌肉裂解症 肾功能障碍 (四)过量与毒性 Chap 3 主要表现 神经肌肉:极度疲乏软弱,四肢无力,下肢为重 心血管系统:心率缓慢,心音降低,早期可见血压偏高,晚期下降 (五)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Chap 3 食物来源: 豆类:赤豆、蚕豆、扁豆、黄豆 水果:杏干、西瓜 蔬菜:菠菜、油菜、雪里红、紫菜、海带、竹笋、马铃薯 供给量 (mg/d) Chap 3 11~ 1500 14~ 2000 18~ 2000 孕妇 2500 乳母 2500 0~ 500 0.5~ 700 1~ 1000 4~ 1500 7~ 1500 年龄/岁 AI 年龄/岁 AI Chap 3 (一)人体含量及存在 Chap 3 氯主要存在于脑脊液中,少量存在于骨骼和结缔组织中。 饮食中氯在肠道吸收、经血液与淋巴液运输到各组织中,在胃液壁细胞中与氢离子结合成胃酸,胆汁、胰液和肠液也含有氯。氯主要由肾脏和皮肤排出。 血浆中氯正常值为96~106mmol/L。 (二)生理功能 Chap 3 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正常渗透压 氯是胃液等消化液的主要成分 氯能激活唾液淀粉酶,有利于淀粉消化 (三)缺乏症 Chap 3 缺氯的原因:正常进食的人一般不易发生摄入不足。当体内吸收不良、胃液分泌减少、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酸中毒、低血糖以及过多出汗时,可造成低氯血症。 (四)过量与毒性 Chap 3 摄入过多的氯,尤其是制剂可产生高氯血症,引起血压升高。另外如果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脱水等病症也可造成高氯血症。 (五)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Chap 3 食物来源: 咸味调味品如食盐、酱油、盐渍酱菜、肉类食品和食物性食物中均含有氯 供给量 (mg/d) Chap 3 11~ 2400 14~ 2800 18~ 3400 0~ 0.5~ 800 1~ 1000 4~ 1600 7~ 2200 年龄/岁 AI 年龄/岁 AI Chap 3 硫 Chap 3 硫是组织蛋白质的成分,约占体重的0.25%,大部分存在于含硫氨基酸之中。 头发、指甲和皮肤含硫最多,体内许多重要物质都含有硫, 硫酸盐在体内生物解毒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铁硫蛋白在能量的产生和传递中有重要意义。 Chap 3 第一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八种) 铁(Fe)、碘(I)、锌(Zn)、铜(Cu)、硒(Se)、铬(Cr)、钴(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