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态营养课件.ppt
专题六 微生态营养 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宏观、微观生态学。 微生态学:即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是研究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其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学科。 微生物生态学:为生态学一个分支,研究微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尤其与非生命环境如水、空气、土壤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悉生生物学:用无菌动物技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及其悉生动物作用的科学。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共同组成正常生态系的微生物群称正常微生物群。 动物分为: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无特定病原动物、清洁动物、普通动物 。 主要内容 一、微生态营养概述 二、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肠道微生态系统发育过程 四、消化道正常菌群 五、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六、微生态失调 七、微生态制剂 一、微生态营养概述 微生态营养旨在研究动物微生态环境与动物营养间的关系: 研究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菌群因子)与菌群代谢效应及其产物(宿主因子)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及其正常营养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营养与非营养因素对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的调控,维持和促进动物正常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正效应发挥。 微生态营养学为提高动物生产效率,提高动物产品质量以及提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正常菌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分子对话”。 某些基因可以使宿主识别出哪些是外源菌,哪些是内源菌。 这样外源细菌就较难寄生。一些人或动物对肠道紊乱很敏感的原因,可能是这种敏感的人不能有效清除有害菌的缘故。 宿主基因决定肠道寄生菌群种类。 三、肠道微生态系统发育过程 动物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即有细菌进入体内, 首先是口咽部, 随后进入胃肠道。细菌在肠道定居繁殖, 形成一个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定殖后的细菌边繁殖边排出体外, 终生维持, 无致病性, 称为肠道正常菌群。 四、消化道正常菌群 (一)单胃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总体分布 (二)不同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 (三)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一)单胃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总体分布 1.正常菌群在肠道形成一个生物层: (1)肠道黏膜深层主要寄生着双歧杆菌或厌氧乳酸杆菌, (2)肠道黏膜中层为类杆菌、韦荣球菌等 (3)肠道黏膜表层是需氧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深层细菌紧贴黏膜表面称为膜菌群或原藉菌群, 表层的细菌可以在肠腔游动, 称为腔菌群或外藉菌群。 2.细菌经口腔进入胃后大部分被胃酸破坏, 存有少量革兰阳性需氧菌, 在胃液的细菌数量少于103个/m L 3.小肠由上至下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 十二指肠和空肠, 细菌数量为0~ 105个/ m L , 主要是革兰阳性需氧菌。远端回肠细菌明显增多, 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 并有厌氧菌, 结肠的细菌数量急剧增加, 可达1010~ 1012个/ mL , 主要是厌氧菌, 厌氧菌是需氧菌的100~ 10 000 倍。 4.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 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二)不同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 1.猪的正常微生物区系 (1)胃内微生物很少, 存活的微生物常是抵抗力强大的种属,如抗酸性细菌、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 (2)猪空肠和回肠内含乳杆菌、双岐杆菌、消化球菌、肠杆菌、小梭菌等。 (3)猪盲肠内定植的正常微生物中 占优势的有双岐杆菌、乳杆菌, 其次是消化球菌、肠杆菌、类杆菌, 再次是小梭菌、优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 2.家禽消化道正常微生物区系 (1)嗉囊粘膜表面粘附着乳杆菌, 这些细菌形成1~3 个细胞厚的菌层并存在于禽体一生, 它是维持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的主要来源。 (2)小肠前段细菌量较少, 后段逐渐增多, 小肠内兼性厌氧菌,如链球菌、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 (3)盲肠和直肠主要是厌氧菌, 如乳杆菌、双岐杆菌和类杆菌。 (二)不同动物消化道正常菌群 3.鱼类消化道正常微生物区系 鱼类由于食性不同, 通过食物链关系, 许多外藉微生物可转移到鱼体内, 有的经过长期斗争和适应而定植于肠道内, 成为各种不同的原藉菌群,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常依鱼类所生活的水体而有所差异: (1)动物性食性鱼类肠道内除一些正常菌群外, 含有较多链球菌和厌氧芽孢杆菌; (2)植物性食性鱼类肠道内则有较多嗜酸乳杆菌和双岐杆菌; (3)杂食性食性鱼类肠道内以弧菌和气单孢菌占优势 五、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一)微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微生态平衡时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类型 (三)微生态平衡的标准 (四)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 (一)微生态平衡的概念 微生态平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类、动物和植物)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性组合。这个组合是在共同的宏观环境条件影响下, 正常微生物群各级生态组织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