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文化运动文科1课件.ppt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忠、孝、节)、旧政治(特权人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中国戏) 、旧宗教(鬼神);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所倡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胡适说: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 陈寅恪说:新文化运动不能说是一场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人的觉醒。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促进了马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1.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朱执信 1.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朱执信 1.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朱执信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1945.4) 思考: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有哪些人开始提马克思主义?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 梁启超 朱执信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 为什么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人提及马克思主义?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旧址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合影 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 人数(单位:万人) 2.资产阶级救国方案挫折,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背景: 3.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二、概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后: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象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二、概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后: 李大钊 * 《新青年》以披荆斩棘之姿,雷霆万钧之势,第一次全面地,猛烈地,直接地抨击孔子和传统道德,第一次大规模地、公开地、激烈地反对传统文艺,以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为内容和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汹涌澎湃地开展起来。 师: 在当时的北大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这些人大都是蔡元培校长请来的教师。透过这幅油画,你能获得怎样的信息。………… 生:旧式的人物,如黄侃,刘师培、辜鸿鸣等,也有新思想的代表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及后来的鲁迅等。在北大的课堂上有新旧文化的交锋。蔡元培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师:只要学有专长都可以来到北大的讲坛。北京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朱自清正是在这些老师的教诲之下受到了启蒙。 第一个问题:这里比较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与梁,孙等有何不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新”。 第二个问题:引出后面的内容。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新文化运动 1912年扩大总统权力,操纵内阁更迭 镇压革命力量 1913年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会,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 1915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1915年组成筹安会,鼓吹帝制 1915年11月选他为中华帝国皇帝 1916年登基洪宪皇帝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共和危机 民族危机 道德危机 袁世凯:皇帝之宝 《二十一条》的签订 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一 1.政治: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对内独裁、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斯利兰卡课件.ppt
- 斯大林民族理论课件.ppt
- 斯宾塞课件.ppt
- 斯巴鲁impreza翼豹汽车团购十大知名排行榜课件.ppt
- 斯巴鲁Tribeca驰鹏汽车团购十大好评排行榜课件.ppt
- 斯巴鲁Tribeca驰鹏汽车团购十大最佳口碑排行榜课件.ppt
- 斯巴鲁汽车公司营销管理培训课件.ppt
- 斯里兰卡课件.ppt
- 新02燃料-白课件.ppt
- 新02燃料-蓝白课件.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