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类学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人类学课件1.ppt

文化人类学讲义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第六章 经济人类学 经济体制可以定义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物品的方式。一个民族在寻求特定生存方式时候,必定要生产、分配和消费东西。 当人类学开始关注工业化社会之外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原始社会的经济活动时,文化人类学的分支——经济人类学就诞生了。 第一节 人类学中的经济学研究 一、经济观念和行为: 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是按照受益最大的原则在不同的选择之间权衡的结果。 但是,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只适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范围,那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 在不同社会中经济决策的理性取决于决策行为所依据的该社会的价值体系。 例子:特罗布里恩德人 二、经济机构: 与经济活动相对应,每个社会内部都存在着相应的经济机构。 在许多农业社会或氏族社会中,经济机构是深深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的。某个机构不仅有经济功能,还有许多其它功能混杂其中。 三、经济人类学的主要理论 经济人类学的历史,是梅尔维尔在1952年,吸收了弗兰克.奈特对其1940年发表的《原始人的经济生活》的批评观点,对原书修订再版为《经济人类学:比较经济研究》后,而使“经济人类学”得到了首次使用。 但以实在主义学派的创立者而最为著名的卡尔.波朗尼,在经济人类学的成长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1957年,其闻名的论文《作为制度过程的经济》发表后,“形式—实体”的论战,才把经济人类学确立为一个值得理论关注的领域。 1971年经济人类学会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学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到来。 1.实在主义流派: 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问题。波朗尼提出了“经济被嵌和在社会中”的重要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尽管可能不为人们所意识到,但是由血缘关系、宗教信仰或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人们行为中,实际上暗含着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功能;而为了每个人的自然生存,社会需要连续不断地供给物品与服务,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就是实在者眼中的“经济”。 2.形式主义流派 该学派主张将西方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地“应用”到对某一地区或者民族的人类学的研究当中,从而开拓了人类学广泛而深刻的新的研究领域。 认为,经济人类学是一门从人类学角度出发,运用民族志等方法研究人类经济制度和行为的学科。因此,人类学、经济学和民族志三方面交叉、混合在一起,共同架构了经济人类学研究领域。 在经济人类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形式主义流派居主流正统地位。进入80年代以后,在新一代经济人类学前沿研究代表人物普莱特纳等人吸收并运用该学派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接纳并适当的吸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方法,将经济人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第二节 资源的控制 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对人类有用的资财。 它包括人类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动物等一切自然物;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形物品,以及如知识、技术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等无形资产。 除了通常概念上的自然资源外,社会资源还包括由劳动者体力和智力构成的人力资源,由基础设施、房屋、工具、设备等实物资本和现金、证券等金融资本构成的资本资源,以及由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等反映客观事物性质及运动状态的信息资源。 自然资源(光、水、土等) 资源 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等) 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土地都是重要的资源。土地是一切资源的载体,土地中的矿物质、水分加上太阳能是生物生存和生长的主要条件。 在人类和动物的世界中,掌握了哪一处土地就意味着控制了相应土地上的所有自然资源,因此,对于土地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很多社会,掌握土地是生产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 土地资源所有制 每个社会都有一些文化规则,决定着对某种特定资源什么人可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对于土地也是如此。 土地资源的所有制 在各个社会的表现 1.狩猎-采集社会: 没有确定的土地资源的所有制问题,“领土欲”不强,甚至很弱。 如果一块土地上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稳定,那么人们便会在此定居下来,并会力图保持对该土地的控制权。相反,如果一块土地的动植物资源既不丰富也不稳定,人们就没有必要占有这块土地。 2.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社会: 在粗放农业的技术条件下,土地无法永久使用,在土壤肥力用尽后就不得不抛荒数年,或者在若干年后人们就放弃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居住。 土地归血亲群体所有,一般没有个人或者家庭对土地的所有权。 3.集约农业社会: 在集约社会中,由于对土地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土地可以持续不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