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针灸穴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穴位课件.ppt

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平口角 颊车:咬肌隆起最高处 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肩前凹陷中) 极泉:腋窝顶点,腋A搏动处(腋A内侧) 尺泽:肱二头肌肌腱桡侧,肘横纹上(微屈肘) 合谷: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 内2/3交界处。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直立垂手,中指尖下是穴。) 委中:腘横纹中点 犊鼻: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足三里:犊鼻下 3寸胫骨前缘外 1横指 丰隆:犊鼻下 8寸胫骨前缘外 2横指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凹陷中。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太冲:1、2跖骨间隙后方凹陷中。 归来:正中线旁开2寸脐下4寸(平中极) 毫针刺法 (一)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入皮肤。 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拇、 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柄,将针刺入深层 拇、食指挟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 2、针管进针法 3、双手进针法 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 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中间刺入。 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 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 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直刺(90度) 斜刺(45度) 平刺(15度) 2、针刺的深浅度: 察形气、观年龄、辨病情、部位酌定其深浅度。 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一)、基本手法 1、 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 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提”就是将针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插”就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和插针的结合应用。 2、捻转法 :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 (二)辅助手法 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 七、得气 一、定义 即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或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特殊感觉的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患者会感到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一定部位、方向扩散传导;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涩滞的感觉。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可以说是针刺取效的关键。 二、影响得气的因素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以及医者取穴准否和操作手法。若针刺不得气则应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法促其得气。 八、毫针的补泻方法 (一)单式补泻 十、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一)晕针 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原因 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大泻、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处理 停止针刺 出针 扶持患者平卧床上: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预防 初次接受针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对劳累、饥饿、大渴时,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