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吸引课件.ppt
人际吸引 问题: 1、什么是人际吸引?它有哪些规律? 2、影响人际吸引的有哪些因素? 3、是什么构成了人格魅力? 所谓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心理倾向,使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人际吸引理论 一、学习理论 由社会心理学家克劳尔和伯恩1974年提出,学习理论又叫强化感情理论。 该理论认为,评价任何事物(包括其他人)乃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的程度。 “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 阿伦森实验 学习理论还表现在,任何一个人或物,在人心情好的时候出现时,能通过条件反射与此心情联系起来,从而倾向于受到喜爱。反之亦然。“爱屋及乌” 此外,学习理论也被用来说明相似性原理。相似的人由于肯定了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人格品质,因此,起着正强化的作用,反之起着负强化的作用。“共同语言” 二、平衡理论 人际吸引的平衡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后来由纽科姆予以修正。海德的理论可以简化为P—O—X公式,其中P为个人,O为他人,X为对象,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人际吸引中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 纽科姆修正了海德的平衡理论。他认为,P—O—X关系中以P—O关系最为重要。如果P—O关系是正的,海德的模型就可以得到肯定;如果P—O关系是负的, 海德的模型就不一定得到肯定。当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时,则对他赞同不赞同某件事并不关心。 平衡关系是令人愉快的,能维持下去的。不平衡关系是令人不愉快的,是不稳定的。 三、社会交换理论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其主旨是从交往双方的收益和代价的角度考察人际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承认人们是寻求强化的;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社会交换理论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吸引的判断基于从关系中获得的收益和代价之比。 当收益超过代价时,关系受到重视;当代价超过收益时,则关系不受重视。 收益主要包括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信息。 代价包括时间、精力、金钱、丧失机会等。 从社会交换理论派生出来的公平理论强调关系中的公平性。认为关系的稳定性依赖于双方认为公正的准则。公正准则是指每个人从关系中获得预期贡献相适应的收益。 四、得失理论 人际吸引中的得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来的,又被称作“阿伦森效应”。 在人际关系中,同一个始终对自己抱以肯定态度的人相比,人们更喜欢那些开始对自己予以否定性评价,以后转变为肯定性评价的人;同一个始终对自己抱以否定态度的人相比,人们更讨厌那些开始对自己予以肯定评价,以后转变为否定评价的人。 由否定性评价向肯定性评价转变,谓之“得”;由肯定性评价向否定性评价转变,谓之“失”,故称得失原则。 人际交往中之所以会产生得与失的矛盾,是因为人们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结果,交往者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往往直接与他人的反应,以及他人如何对待这种反应有关。 人际吸引的外在因素 一、空间接近 空间距离的接近性使人们彼此接触的机会增加,熟悉的可能性增加,因而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特别是在交往初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远亲不如近邻” 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 距离接近,交往的机会自然越多,彼此容易深入了解,喜欢的可能性增大。 从防御性来看,离得近,戒备就少,更易容易相互沟通和交流。 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 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更容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 二、熟悉性 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也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又叫“简单曝光效应。” “你会投谁一票?” 三、第一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首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即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0.25秒到4秒 (一)外表吸引力 (二)良好的仪态 心跳频率与吸引力实验 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 一、相似吸引 相似吸引是指人们通常会更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性的人进行交往,但这里所说的县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