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脉管系统、心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1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 管 系 统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入静脉。淋巴管道可视为静脉的辅助管道。 主要功能是物质运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氧送到全身,将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内分泌的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也由脉管系统输送。维持内环境理化的稳定及实现防卫功能等。 有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可产生和分泌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的调节。 脉管系统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3、内分泌功能; 4、参与免疫机能。 血液循环的功能 淋巴循环的功能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心血管系统 一、组成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1.心 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及心血管系统的动力装置,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内分泌功能。 心内部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有4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 2.动脉 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由心室发出。管壁较厚,可分3层:内膜薄,一层内皮细胞,可减少血流阻力;中膜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防止血管过度扩张。动脉壁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大动脉:管壁厚而坚韧,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因而富有弹性和扩张性。 中动脉:口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力纤维逐渐减少,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 小动脉和微动脉:弹力纤维较少,弹性较小,随心脏收缩和舒张口径变化较小,从而产生血流的最大阻力。 3.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的管道,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除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牙釉质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处。数量多,管壁薄,通透性大,管内血流缓慢,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 管壁结构: 内皮细胞、基膜 4.静脉 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由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向心回流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管壁分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与动脉比较,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容血量较大。 静脉 内膜 管壁结构 中膜 外膜   大静脉  分类 中静脉 小静脉 具有静脉瓣 分布特点 管壁薄,管腔大 容血量多 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 行程长,范围广,营养 全身,带走代谢产物,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 体、肺循环同时进行,体循环路程长,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将各部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肺循环路程较短,只过肺,主要使静脉血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肺循环(小循环) 行程短,在肺内完 成气体交换,静脉 血变成动脉血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可借血管支(吻合支或交通支)彼此连结,形成血管吻合。 1.动脉间吻合 如脑底动脉之间 如关节网。 如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等。 2.静脉间吻合 静脉吻合比动脉丰富,除有和动脉相似的吻合形式外,常在脏器周围或脏器壁内形成静脉丛。在肝内可见静脉性怪网。 3.动静脉吻合 体内的许多部位,如指尖、趾端、唇、鼻、外耳皮肤、生殖器勃起组织等处,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可借血管支直接相连,形成小动静脉吻合。 具有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的作用。 4.侧支吻合 有的血管主干在行程中发出与其平行的侧副管。发自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称侧支吻合。 侧支循环或侧副循环。保证器官在病理状态下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 少数器官内动脉与相邻动脉之间无吻合,这种动脉称终动脉,如视网膜中央动脉,一旦阻塞可导致该区域的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功能性终动脉,两相邻动脉有吻合,但阻塞后不足以代偿其血液供应。如脑、肾和脾内的一些动脉分支。 三、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功能需要以及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有些血管扩大形成主干或分支,有些退化、消失,有的则以吻合管的形式存留下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