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蚜虫识别及蚜茧蜂发生规律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蚜、烟蚜茧蜂识别及发生规律 曾爱平 apzengchina@163.com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烟蚜识别 烟蚜茧蜂识别 湖南烟蚜发生特征 烟蚜茧蜂发生规律 蚜虫类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胸喙亚目Stemorrhyncha 。同翅目Homoptera 胸喙亚目Stemorrhyncha通常包括五个总科:木虱总科Chermidea、粉虱总科Aleyrodoidea、球蚜总科Adelgoidea、蚜总科APhidoidea和蚧总科Coeeoidea 许多学者将球蚜总科和蚜总科两个总科归为蚜虫类APhidina。 1、烟蚜(桃蚜) 桃蚜是常见多发害虫,是桃、李、杏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幼叶背面受害后,向反面横卷或不规则卷缩,使桃叶营养恶化,甚至黄落。 蚜虫排泄的蜜露滴在叶上,诱致霉病,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 桃蚜也是烟草的重要害虫,又名烟蚜,烟株幼嫩部分受害后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十字花科蔬菜、油料作物芝麻、油菜及某些中草药常遭受桃蚜的严重为害。 桃蚜还能传播多种农作物病毒病。 蚜虫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且取食量很大 最少:每小时取食量为其体重的1% 最多:达133% 致使植物损失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干母: 干母是直接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第一代有翅或无翅,若无翅,则与其后代无翅孤雌蚜常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如触角较短,触角节数较少,触角末节端部、足、腹管、尾片均较短,身体常更圆等; 若干母有翅,则与后代有翅蚜差别不大,常常仅触角末节端部较短,次生感觉圈较少,毛较长较多。 干雌 干雌是干母所产第一代,触角、附肢、腹管等均较干母长,但与其后代孤雌蚜相比触角、附肢、腹管等则较短。 有翅孤雌蚜:在无寄主转移的种类中,各有翅孤雌蚜在形态上无大的差别。 在有寄主转移的种类中,迁移蚜(从原生寄主向次生寄主迁移)及回迁蚜(从次生寄主向原生寄主回迁)腹中胚胎不同,形态也有一定差异。 在蚜科等多数科中,二者形态差异很小,大都仅限于触角感觉圈和腹管形状,但在扁蚜科及瘿绵蚜科五节根蚜亚科中,迁移蚜及回迁蚜间在触角、翅、足、毛序、腹管、尾片及体表蜡腺形状、数量等形态特征上常有显著差异。 无翅孤雌蚜:干母所产无翅孤雌蚜的后代间也有多态现象。如蚜科中的许多种,第2代与第3代相比,附肢稍短,次生感觉圈较少。 棉蚜和大豆蚜等蚜属种类在7~8月间,常在次生寄主上产生小型蚜,体黄白色,触角5节,分散为害于中下部叶片反面;而非常见的体黄到绿色,触角6节,聚集于幼嫩部分的蚜型。 在瘿绵蚜科中,在原生寄主上发生的第2代孤雌蚜常与次生寄主上的无翅孤雌蚜的形态构造不相同。扁蚜科的一些种类在其次生寄主上可产生蚊型或粉虱型蚜虫。 性母蚜 性母蚜是产生雌性蚜和雄性蚜的一个有翅孤雌蚜世代,可以从次生寄主回迁到原生寄主植物上孤雌繁殖雌、雄两性世代。 瘿绵蚜科的许多种,其性母蚜为有翅型,所产雌性蚜与雄性蚜均为无翅型。 蚜科中有些异寄主全周期型种类中尚有有翅雌性母,可从次生寄主迁飞到原生寄主上孤雌繁殖出无翅的雌性蚜。 在次生寄主上可发生无翅雄性母,孤雌繁殖出有翅雄蚜,迁飞到原生寄主,与雌性蚜交配。 有翅性母蚜、有翅雌性母蚜和有翅孤雌蚜形态相似,其间差异即为迁移蚜与回迁蚜的区别。 雌性蚜 一般与无翅孤雌蚜相似,但繁殖方式不同。仅球蚜科有产卵器,根瘤蚜科罕见,其他科均退化。 但根瘤蚜科和瘿绵蚜科雌性蚜与孤雌蚜差别较大,雌性蚜无有功能的喙,不取食。瘿绵蚜科雌性蚜通过脱皮负生长,在与同样小型的雄蚜交配后,仅产一越冬卵。 雌性蚜: 五节根蚜亚科卵不产出体外,雌性蚜死亡。雌性蚜大都无翅,只有少数例外,如毛管蚜属、新叶蚜属、平翅绵蚜属的种类,其与孤雌蚜的区别常仅限于外生殖器稍不同。 另外雌性蚜附肢往往较短,后足胫节膨大并出现蜡腺状构造,常称伪感觉圈,实为雌性信息素腺,可与孤雌蚜区别。 雄性蚜 常是最活泼,运动和感觉器官最发达的型。多数体窄长,有翅,附肢延长,次生感觉圈增多。 腹部窄小弯曲,背面常有背中横带,外生殖器明显。 卵 大都长椭圆形,初生时黄色,后变为绿色,最后为光亮黑色。大都单个产于原生寄主植物芽苞附近,如桃蚜、棉蚜及苹果蚜的卵,或产卵于榆树皮裂隙中,如秋四脉绵蚜Tetraneura akinire Sasaki,或产卵于植物根部。 球蚜总科孤雌蚜和性蚜均卵生。 若蚜 一般尾片发育不完全,无生殖突及生殖板,无中胸腹岔,体内无成熟若蚜胚胎,大都无次生感觉圈,与成蚜有明显区别。 蚜虫一般有4个若虫期,每脱1次皮增加1龄。第一龄若蚜触角4或5节,第二龄大都5节,第三龄5或6节,第四龄及成蚜6节。如果成蚜触角5节,则除第一龄外,其他龄全为5节。 若蚜 第一龄若虫触角节Ⅲ往往无毛。触角各节、胫节及腹管的长度与相对长度在各龄期常不同。 有翅若蚜前翅、后翅翅芽到第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