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诗歌鉴赏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诗歌鉴赏 全国新课标卷最近三年诗歌鉴赏: 年份 作品 出处,体裁 8题考点 9题考点 2013 《鹊桥仙 》 陆 游 南宋、词 上阕最后两句的意思和情感分析。 分析结尾典故的应用目的。 2014 《阮 郎 归》 北宋、词 考查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抒发的作用。 诗中人物动作描写的作用分析。 2015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盛唐、诗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考查写景角度 尾联表达的感情及对全诗抒发感情作用? 2015 2014 2013 2012 测试内容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诗意: 听说轮台这个地方,连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春风吹不到这个地方,朝廷派来的使节也应该很少。沿着满是白草的路通向疏勒,翻过青翠的山经过武威。辛勤为朝廷做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私下在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分析:景物描写的角度应从正面侧面、远景近景、虚写实写、动景静景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注意根据题目和诗中的关键词,明确诗人写诗时所处的地方。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感情(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作用(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把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华了诗歌主题。) 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诗歌关键词句的意思,进而体会诗人所寓之情。“勤王”“梦中归”等词语及诗人即将奔赴边地的处境,使得诗人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忠君报国的豪情,又有思念故乡的愁情。正因为结尾点明“勤王”之志,也使得前面的景物描写不致落入阴沉的氛围,也升华了诗歌主旨。 【2015新课标2】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习惯模式:这是一道关于“巧妙”的设问,即关于诗歌手法的问题。但是如此推断下来,却发现此诗颔联中并无突出的艺术手法,所以也就无法从这个角度入手解答。 回归到诗歌文本——画面:暮春时节,寓居闽地的诗人,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的一“抱”,鱼儿的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故被认为晚唐巧句。也就是说,此“巧”巧在构思与意境中,而非简单模式化的概念、手法上。而此题的设置也一改诗歌阅读教学中提及“‘残春’即是悲哀”之类的几近僵化的备考思路,为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指引了方向。 【参考答案】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