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孟子·先立其大.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1孟子·先立其大

既要立大,又要有小,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在这个意义上的义和利、大和小属于价值选择关系,这是正确理解先大其大思想的关键。 价值选择关系是一个学术化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当两个或多个选项同时出现而你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你选择哪一个。 这种情况的义利之辩可以称为人禽之分义利之辩。于此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其一,它们并不总是矛盾的,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并没有矛盾。这对于明白宋明理学的失误有重要帮助。 其二,在特殊情况下又会有矛盾,只能取一,为此必须选择大,丢掉小。这是人禽之分义利之辩最精彩之处。 必须注意,价值选择一点都不轻松,有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一旦大体与小体发生矛盾而你必须选择大体的时候,你就必须放弃小体。道德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这是我们必须为成德做好的思想准备。 但即使先立大体,牺牲小体会给人带来物质方面的损失,但人仍然会心甘情愿这样做,道理何在?这是因为道德的要求有时比物欲的要求更有意义,更有力量。性善论的意义正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我们对著名的“鱼和熊掌”章(11.10)或许有新的理解。 陆象山很好地把握了孔孟这一思想。 “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陆象山) “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 (语录) 人生的道理有时并不复杂,关键是能不能够做到。孟子教导我们的先立其大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一时先立其大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先立其大,一辈子都坚持道德理想,不为任何惊涛骇浪所动摇,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杨泽波 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先立其大”这一思想的? * 古人所说的义最早指的是威仪 我们现在说的义是古人说的谊 * 义——符合道理 * 义利之辩是儒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混乱 * * 喜欢财富没有关系,和百姓共享吧 *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 好像是说孟子车队豪华被弟子说了? * 对士来说,寡欲贪赃枉法,卑污龌龊,惹祸上身的情况就少 * 办企业 提供就业岗位,交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 人天生有道德的要求,对道德的需求大于物欲的需求,所以我们会牺牲 * 《孟子导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杨泽波 如何做人之先立其大 先立其大是如何做人的第一原则,相关思想源自孔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先说“义(義)”。“义”与“谊”之关系。 《说文》:“义,己之威仪也。”段玉裁《注》说:“古者威仪字作义。” 段玉裁《注》又说:“谊者,人所宜也。” “义为古文威仪字,谊为古文仁义字。” 《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朱熹《中庸章句》说:“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 由此说来:义 = 分别事理,各有所宜。 义利之辨 《孟子》中“义”字凡108见,大致可归入三个复合词的含义之中: 一是“礼义”,特指人伦之理。 二是“仁义”,指道德的根据。 三是“理义”,指正确的道理。 义利之辨 再来看“利”。“利”字出现39次,同样有三个基本的义项: 一是锐利之“利”,指兵器的尖韧锋利。 二是利益之“利”,指经济之利得 。 三是利于之“利”,指“有利于”某某。 义利之辨 义 礼义(礼仪之理) 仁义(道德根据) 理义(正确道理) 利 锐利(刀之锋利) 利益(经济之利得) 有利(有利于某某)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为了突出道德的重要,将身体的不同器官分别称为“大体”和“小体”。良心本心为义,为“大体”,因其作用大,地位重要;食色利欲为利,“小体”,因其作用小,地位居次。 要成就道德,就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孟子相关的思想就叫“先立其大”(11.15)。 与此相关的说法叫“天爵”与“人爵” (11.16)。 既然人有大体也有小体,立志做大人,就必须善养大体,但社会上很多人并不懂这个道理,总是重小不重大,“养小以失大”,非常可惜。(11.14) 。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13.25)也是这个意思。 这种意义的义利之辩我称之为人禽之分的义利之辩。 话说回来,先立其大,并不是不能要小。历史上人们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儒家似乎是不准人们追求小,不准人们要物质利益似的。 孟子并不反对老百姓追求一定程度的物质利欲。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