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刘俊英第7期.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刘俊英第7期.doc

主编:刘俊英 第7期 ★至8月28日上午10时: ●100分学员名单: 刘巍 关颖 ●数据统计: 注册学习 注册人数 参加学习 学习率 100 100 100% 学习成绩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率 93 93% 73% 100分人数 90分以上人数 2 53 提交数 评论 推荐 研修日志 289 100 56 学习总结 113 46 29 作 业 98 27 33 创新性成果 92 11 33 班级论坛 主题帖 回复帖 精华帖 501 1074 0 主题研讨 次数 人气 回复 3 908 35 班级QQ群: 253135540 应加入人数 实加入人数 100 12 现代文阅读的举措和困惑 郭立红 本人2000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说有幸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十年课改,走过了迷茫、不解,走过了不知所措,经历了语文课堂的一言堂,经历了课堂的热热闹闹,也经历了如今的逐渐矫枉过正,回归本真,一路走来,觉得自己有所感,也有所得。 若是要我说一说2001年课改以来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成功举措,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学生多读。阅读课外书籍越多的学生兴趣越广泛,他们视野开阔,口头表达能力强,作文水平高,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 但是,多读书不是乱读书,不是只求量而不求质的读书,武打书、言情书,少看乃至不看。荒涎离奇、色情淫秽的书刊坚决不看。其他知识类、工具类、文艺类、传记类、文史类、专集类、评析类的文章,要利用一切时间多看。所以说,在关注学生读书的量的同时,要关注学生读书的内容,那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一定要远离学生的视野。 怎样让学生远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一直是我比较头痛的事。 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地设置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读书方法,这是一个很不容易完成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每一个学生。从教师的主观意识上说,是希望学生通读所有名著,但是,真的能做到吗?比方说,有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文章,介绍他们读余秋雨的《霜冷长河》和林语堂的美文等,学生读起来会很有感触,然后,老师和学生交流对这些文章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成长得很快。 可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未必够全面,学生在精读某一类文章的同时,怎样兼顾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章,怎样让学生有更宽阔的视野呢?因为实践证明,那些视野更开阔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对比,让学生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交流,让他们抒发自己的看法,比方说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们都有很多关于亲情的看法,我引导他们发表一下对中国的亲情和外国的亲情的不同,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阅读了一些有关的文章,比如说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等。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共鸣,建立自己的看法,更加深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现在,我最主要的困惑就是,怎样更快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时候感觉有些学生也很努力,也读了大量的书籍,可是,在遇到新的题目时,总是理解不够。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初探 谷欣原 1.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算问的成功。学生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又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多重差异。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将学生分类别、分层次,然后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做到全班同学共同发展,不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问题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感兴趣的,成为问题的问题。由于这种问题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活教学。如本人在教《孔已己》一课时,学生比较关心孔已己的最终命运,于是我就提出“孔已己最终死还是没有死”让学生展开探讨,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查找理由,发表见解,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 2.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体裁的差异,就中学语文而言,就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每一种体裁都有自身主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记叙文有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和表达方式;说明文有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议论文有议论的论点、论据和议论语言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教学问题的设计要依此为依据。其次就单篇课文而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