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13语用一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年级语文高考复习 第一轮高考复习(13) 语言运用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第一 扩展语句 一、解说 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增加的一个考点。它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限制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的一种造句形式。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27题首次考查了“扩展语句”(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其后两三年全国卷没有考这项内容,但北京卷考过。2001年北京春招卷第27题(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2002年北京卷第25题(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续写不少于50字)2003年高考北京卷第六大题第25小题(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40字)。04、05年考查的是续写,06年考查的是提建议,07年是介绍文化观光景点,虽没有明确指出扩展语句,实际上考查的还是这个点,这也体现了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灵活性。 2007年考试说明出来之后曾引起一部分教师和同学疑惑,因为2006年《考试说明》依然有的“扩展语句”(包括“压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 等)几项内容删掉了。其实,这种删除不是意谓着这个点不考了,而是更加明确了这个点的身份,“扩展语句”及压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实际上不是能力点,而是训练点,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同学具备“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而这里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所以考试说明中继续保留。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中依然要延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的提法。 “扩展语句”是一种发散思维,“压缩语段”是一种收敛思维,能准确理解词句、语段的含义是“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基础。 “扩展语句”的关键在于能把握好所给词语的或语句表达的情境; “压缩语段”的关键在于能准确概括出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主次。 “扩展”,顾名思义。就是扩大,向外伸展。对于语句来说.就是把抽象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境,按自己的理解,对它进行二度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 “扩展语句”,一般来说,是指根据要求对一句话进行修饰、限制或生发,使内容更具充实、完整,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二、题型变化与示例: (一)题型变化:高考中可能使用下面五种题型考查 ①供词组句 ②指定单句或复句扩展 ③补充语言环境,使词句语意明确(消除歧义) ④提供图表,要求用文字揭示内涵 ⑤结合仿写句式考查 (二)设题示例: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扩充所达到的要求的不同,可以将扩展语句分为几种类型: 1、组词成句:提供3——5个词或短语,要求按顺序将词或词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句组,一般有一定的字数要求。 例如:2000年高考题 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解析:本题没有固定答案,评分标准如下:①符合规定的情景,体现出二者的区别;②以歌声为重点。每段3分,符合①②两项要求,得2分;构思新颖或形象生动,再得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第一要看清要求,首先指情景不同,一为“毕业典礼上 ”,一为“考试前夕”;其次指对象不同,一为集体“同学们”,一为个体“我”。第二要抓住重点,即都要以“歌声”为表达的中心,而且“歌声”是响亮的抑或低徊的,是温馨的抑或感伤的,要合乎规定情景。可知扩展的两个情景都必须在描述歌声上下功夫,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注意保持句子通畅,合乎情理,语言运用尽量满足情景的潜在要求——通过歌声来表达“我”和“同学们”在“考试前夕”和“毕业典礼上”两种不同情景中的不同心理。此处可以用投影打出两个不合乎以上分析的例子,请同学挑毛病。比如有学生这样扩展: 情景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聚集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依恋。这时,不知谁唱起了《难忘今宵》,歌声很快传遍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