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概要
胆道系统 肝分泌 胆囊浓缩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胆汁 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 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类 药物、毒性物质、重金属盐等转化产物 按结构分 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 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 胆汁酸(bile acids)概念: 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bile salts) 分类: 游离胆汁酸 胆酸 鹅脱氧胆酸 胆汁酸的代谢 结合胆汁酸 牛磺胆酸 甘氨胆酸 胆汁酸的代谢 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 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α-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 胆汁酸的代谢 7a-脱羟 胆酸 脱氧胆酸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7a-脱羟 鹅脱氧胆酸 石胆酸 次级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1.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胆固醇 ※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限速酶:胆固醇7a-羟化酶 胆汁酸的代谢 胆固醇(27C) 7a-羟化胆固醇 初级胆汁酸(24C) 结合型初级胆汁酸 7a-羟化酶 过程 胆汁酸的代谢 初级胆汁酸由肝利用胆固醇合成。 7?- 羟化是第一步且是限速步骤。由7?- 羟化酶催化,需氧( oxygen)、 NADPH、细胞色素P450, Vit C促进该酶的作用。 2.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 ﹡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 ﹡过程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肠菌 水解脱羟 胆汁酸的代谢 按来源分类 按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胆酸 形成于肝脏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形成于肝脏 鹅脱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 形成于肠道 甘氨脱氧胆酸 牛磺脱氧胆酸 形成于肝脏 石胆酸 甘氨石胆酸 牛磺石胆酸 胆汁酸肠肝循环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胆汁酸的代谢 生理意义: 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 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 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 ? 10︰1 3.是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形式 4.调控胆固醇的代谢 胆汁酸抑制: 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7α-羟化酶 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 胆汁酸增高见于: 1.肝细胞损害,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肝及中毒性肝病; 2.胆道梗阻:如肝内、外的胆道梗阻; 3.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 4.进食后血清胆汁酸可一过性增高,此为生理现象。 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 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 血清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原理: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组成 合成场所 主要生理功能 清蛋白 只在肝脏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纤维蛋白原 只在肝脏 参与凝血 凝血酶原 只在肝脏 参与凝血 α球蛋白 主要在肝脏 形成血浆脂蛋白;运输脂类 β球蛋白 主要在肝脏 形成血浆脂蛋白;运输脂类 ALB分子量:66000 合成部位:肝脏(唯一) 合成到分泌速度:20-30min 合成量:12g/d,约占全身清蛋白总量1/20,占肝合成蛋白总量的1/4. 半衰期:15-19d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2.作为脂溶性物质的非特异性运输载体 每克清蛋白可使18ml水保持在血液循环中。若血浆清蛋白<30g/l,约有半数病人出现水肿或腹水。 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脂蛋白、酶等。 与机体免疫功能、血浆粘度密切相关。 正常人血浆清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A/G)为1.5-2.5,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清蛋白合成减少,可致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此种变化临床上可作为严重慢性肝细胞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胚胎肝可合成一种结构与清蛋白相近的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正常人很难检测到,HCC中AFP基因的表达失去遏制,血浆中可能检出此种蛋白,是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