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秋沪教版语文三上《看月食》word教学案例.doc

2019秋沪教版语文三上《看月食》word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秋沪教版语文三上《看月食》word教学案例 内容:36课《看月食》 班级:三(1)班 执教者:蒋玉玲 【学情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的锻炼,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大多数同学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其思维活动主要就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直观形象思维,很难想象出由文字所描绘的动态画面。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月食是一种很少见到的自然现象,全班同学都没有亲眼见到过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但他们求知欲强,对《看月食》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在感受形象的同时,看到的景象和词句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预习。 【教学案例(片段)】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1、指名读第2 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2、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3、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 4、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 5、交流中注意:正音:没 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 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 6、作者通过比喻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7、再齐读第3 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8、读第5 节,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 9、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 10、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拓展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书声朗朗 语文课堂里的书声朗朗是语文课的一个特质。读书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在本堂课中对文中学生能读懂的部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如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两种观点的梳理,还有第四节爸爸的话,可以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鼓励学生抓住优美动人的语言文字,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感情读、试读、对比读、评读等,来反复品味,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体验。好文章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让学生所说自己又知道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把课文内容和词句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二、触摸语言,感受母语 语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目标提了出来。文章的精华在词句之中,词句中有情感、有气韵,而这一切不会自动显露,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 对词句的理解、记忆应该伴随着形象。在教“半信半疑”一词时,我先问学生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然后结合最后一节板书“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让学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培养语感。如“果然”和“仍旧”两个词的理解,分别与第三节和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