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业务知识[简答、案例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简述自然人的犯罪主体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1)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所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最小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如果该阶段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除此以外的其他犯罪,刚不负刑事责任。 完全负责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 从宽处理原则。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适用死刑原则。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 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一切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各种具体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要件,犯罪才能成立。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犯罪文体。犯罪文体是指刑法规定的,能够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主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并适当考虑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儿、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主犯及其刑事责任:对于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及其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告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4不作为犯罪行为的三个构成条件以及特定义务来源的三个方面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不作为犯罪行为的三个构成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前提条件) (2)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不作为犯罪中特定义务的来源包括:(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3)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 案例分析1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它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案例分析 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还是比较重要滴) 1、相同点:1)两者都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两者都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而实施的。 3)两者都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不同点: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允采取,但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适用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 案例分析 3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主要特征: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具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主体要件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