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本科生毕业论文注释规范 [2009-12-15] 1)论文各级题标的写法
文内分层或小节的标题数字顺序依次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文内一级标题汉字数码后不用标点符号,空格后出标题题文。文内二级、三级和四级标题后紧接标题。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后用“.”。
如:
一 名籍的格式 (4号宋体,居中)
(一)物价波动状况与换算失误(5号宋体,)
1.临潼银铤与安邑分司(5号宋体)
(1)婺源县的事例 (5号宋体)
(2)引文的格式
一般性引文,在文中引号内直接征引即可。
为突出引文的重要而另立段落者,引文第1行起首空4格,从第2行起,每行之首均空2格。引文的首尾不加引号。引文的注释号标在引文最后标点之后。。此类引文使用楷体。
(3)文内数字用法
(一)数字用法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公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基本依据,并考虑到本专业的特殊性。
(二)如下情形使用阿拉伯数字:
1.作者的一般性叙述。如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40个郡国中设立铁官49处。2.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如:
1922年12月初,顾颉刚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专任编辑。
2.公制的度量衡单位计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约数和百分比,各种物理量值。如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唐武德元年铜权重464.2克。
清代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90%以上,构成全国人口的主体。
3.表的顺序号、数据及计量单位均用阿拉伯数字。
(三)如下情形使用汉字:
?? 古籍文献中的数字。如: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古旧浑象以二分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
?? 古籍文献中的卷数。如:
《册府元龟》卷三五《帝王部?封禅一》。《资治通鉴》卷一○○
?? 中国朝代的年号及干支纪年使用汉字,其后加括号标出公元年代。如: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秋
??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或惯用语。如:
相差十万八千里 十之八九 四分五裂
?? 带有“几”字的数字。如
几千年以来
(4)文内标点符号用法
(一)标点符号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
(二)完整引用一段话的注释号紧随后引号。如
童书业说:“诸侯盖亦受大夫、国人、都邑等之贡,故曰‘公食贡’,然其详情难知矣。”1
(三)引用不完整之引文的注释号紧随后引号。如
清廷鼓励“商贾装载米麦粮食等项,贩至豫省粜卖”1。
考古所见南京明城墙砖铭文之“总甲” 1属于明初政权的基层组织。
(四)连接号(-)为半格。如
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五)引文或行文中的省略号后不加逗号或句号。如
《左传》隐公十一年《传》:“与郑人苏忿生之田……盟……”
(5)表的用法
?? 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 。
??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 若表下面有“资料来源”,则表与“资料来源”间不空行。
?? 表格外框采用单线外框,图表原则上采用自制,若有引用,必须注明。
(6)注释
注文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符号编为“①、②、③”
正文中的注号,无论随文,还是提行引用,一律标注在引号、逗号、分号、句号的后面。
(一)征引古籍
征引古籍标注一般顺序:撰写者时代/撰写者/著作名/卷数/版本/页码。影印古籍、未经今人整理的古籍亦出页码。撰写者时代以[]标出。如:[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31册,第345页。
隋唐以前传世文献多为习见之古籍,征引时可不出撰写者时代和撰写者。隋唐以后一些古籍如各朝正史、“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亦可不出撰写者时代和撰写者。如:《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406页。《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5777页。
经今人整理之古籍标注顺序:撰写者时代/撰写者/整理者名/著作名/卷数/出版地点/出版者/页码。撰写者与整理者之间用逗点间隔。如:[清]孙诒让著,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3页。
(二)近人专著标注一般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著作名/出版地点/出版者/页码。多卷本著作标明卷名。多人撰写的著作应标出具体责任人。如
?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158-161页。
?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上),第1章《绪论》(林甘泉撰写),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8页。
?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省去文集责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