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文学复资习料.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明代经济发展及社会思潮变化对文学的影响(略) 明代文学的特色和成就(略) 《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演化) 1、陈寿的一部《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包含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到隋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 3、在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4、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 5、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 6、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并渐渐地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演义》取而代之了。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明清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流寓杭州。生活在元末明初,《三国志演义》约成书明初。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传世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隋平妖传》恐怕都是后人伪托。 三、《三国演义》的版本 1、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2、通行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 3、毛本《三国》,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见解,故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三国志演义》用“依史以演义”,作者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也是《三国志演义》的主旨。 2、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对于蔑视黎元、残杀无辜的乱臣贼子的愤恨,正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慕。 3、《三国志演义》在人格建构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走出乱世,还得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成功。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忠贞的典范,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他初出茅庐,就为刘备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采用“七实三虚”的手法。《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这个定量分析被后人普遍接受。 2、非凡的叙事才能:它的结构特点是善写历史,中心明确。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更以隆中决策为关键。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 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共同特点是以弱胜强,都是用火攻,犯中求异。 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也长于写人。 5、历史演义体语言:《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 《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成书 1、《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都曾提及。北宋后期:海州,张叔夜。 2、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 3、宋末元初有《大宋宣和遗事》,元末出现了大批“水浒戏”。 4、在这基础上,产生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为定型阶段。 5、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学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评语,遂成为清300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二、《水浒传》的作者 明代有四种说法:1、嘉靖间最早著录此书的高儒《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有类似的记载。 2、稍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