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地球教案.doc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 七 年 级 地 理 教 案 开江县普安中学 张弟莲 第一节 《           开江县普安中学 张弟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够提供实例证明地球是球形天体。 2.能够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难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天圆地方”的说法。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才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古人的科技水平低,无法直接看到地球的形状,所以,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经历了几千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盖天说 (1)古代诗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2)“天圆地方”解释不了天与地结合部位的问题,开始猜测“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图片展示“盖天说”---天总是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 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臆想---地球是曲面的。 (1)亚里士多德观察日食(动态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 (2)张衡提出“浑天说”(图片展示) --- 天是包着地的圆球,“天外地内”。 (3)毕达哥拉斯海岸观船(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 (4)道具演示自己用纸做的小船在平面和地球仪曲面上的运动。 3、麦哲伦环球航行,亲身验证地球是球体。阅读教材材料“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动画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历程,了解经过的大洋。 4、直观看地球:宇航员拍摄地球照片,走出地球看地球,确认地球是球体。 图片展示 :1、太空第一人:加加林;2、航拍仪拍摄地球照片。 二、地球的大小。 1、精确测量:给地球量“身材”,先量“腰围”---赤道。 引出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根据地球赤道的周长计算地球的赤道半径。 2、计算出: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相差21千米。 总结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3、看谁算得快:图示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指标:赤道周长;平均半径;地球的表面积。学生做简单的计算,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大小。计算得出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请同学们快速记住这三个数据,比一比谁记得快。 4、大家齐读材料《地球的球状》。 三、课堂练习:(投影)完成下列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的是( ) A 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身。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 飞机越飞越高,最后看不见而消失。 D 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 )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56千米 B.6378千米 C.6500千米 D.6371千米 5、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960万平方千米 B.5100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亿平方千米 6、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2万千米 D.10万千米 7、下列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四、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吗?”,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2、和同学们一起谈学后感想: 本节学习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通过从古至今对地球的认知过程,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大致过程。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尊重科学,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这往往是不断成功的保证。从麦哲伦到加加林,他们的成功都是以人类科技取得重大突破为前提的。另外不一定要事事处处相信先人,要有质疑精神,哥白尼否定托勒密的“地心说” 而建立“日心说”,就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同学们在我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时,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是否穷尽了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否都以老师、课本为真理的标准呢?一切学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