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一、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二、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三、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第三节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环境仪器标准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的限值必须符合表1-7(P21)的规定。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者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放单位的排放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的限值按表1-8(P21)中规定执行。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第一节 水体污染和监测一、水体和水体污染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它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二、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环境容量:清洁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物量。三、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地表水监测项目江河湖库渠必测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 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生理学完整.docx
-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4.1单位圆与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pptx VIP
- 22G101与16G101钢筋平法图集对比变化汇总.docx VIP
- 运动生理学个人完整讲义.pdf
- 锅炉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年中医药大学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 情绪管理塑造阳光心态课件.pptx VIP
- 2025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VIP
- 2024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名校卷).docx VIP
- 2024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夺分金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