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写作中的“以小见大”--作文指导课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以“亲情”为话题。有一位同学写了《明天吃什么》,时间是一天晚上,地点是家里,事情是爸爸和妈妈商量明天早上为要考试的我准备什么样的食物。人物对话描写细腻真实、妙趣横生。作文《纸飞机》回忆了外公生前为我折许多种小飞机的事,小飞机虽小,却表现了外公真挚博大的爱。 (二)以“幸福”为话题。有一同学写了《爸爸妈妈的爱情》,文章重点刻画爸爸和妈妈搬运家具时,爸爸的手好像被碰了,妈妈关切的询问,他们互相体贴的这一幕使我对爸爸和妈妈的爱情和幸福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三)以“爱”为话题: “今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埋头用功。这时,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清脆的响声。我蓦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心头不由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接着,他以此为切入点,就写妈妈这些年刷的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得出了“原来,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的结论。 写小人物方法(正面人物) 1.写“小点” :写人物局部,一般不必从头到脚都写,写小人物所作小事中的一、二个点,如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个动作。 2. 写“缺点” :亮“缺点”让内容更抢眼,描“缺点”让形象更丰满“不完美”让人物形象更“完美”,正视个人身上的不完美就是正视人生的不完美。这不仅是健康的写作态度,也是健康的人生态度…… 3.写“亮点” :写人物,可以写小点甚至是缺点,但最终是要写出小人物身上感人的亮点,以小见大,要善于把小事写细致。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可以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为了突出小事中的亮点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 “小中见大”常见方式(三) 任选生活中的一个小人物,说说他的缺点和最感动你的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 提示:(以父亲为例――――说缺点) 父亲是“凶狠”的。 父亲是“冷酷”的。 父亲是“苛刻”的。 父亲是“残忍”的。 父亲是“懒散”的。 父亲是“倔强”的。 怎样以小见大 1.独到眼光 细腻观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2.思维开阔 联想丰富:给你一滴露珠,你要会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你要会想像那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你要会想像那大海的浩渺。要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3.去粗取精 深入挖掘: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 “小” 聚焦凡人小事 观察自然景象 捕捉细小情节 “大” 关注社会 感悟人生 诉说真情 。 题目:《一件小事》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深受感触,请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运用“以小事见大”的写作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小中见大”常见方式(二) 宗 璞 《紫藤萝瀑布》 选自 宗 璞 《紫藤萝瀑布》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感悟: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进程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改变。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以小物件见大”的文章特点是,文章通过选取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小物件,通过相关人物和和事件的叙写或对其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深刻的主题。 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一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以后,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了一棵树。 孩子4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棵也是枣树吧?” 我迟疑了一下。说老实话,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这棵树。 例文(一)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看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