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地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地理.ppt.ppt

(2008年上海卷)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单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 【例题四】 【解析】 1、通过读图,按照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极点为北极点。其次,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此时的节气是冬至(12月22日)。甲所在经线为昼平分线,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80°,23°26′S)。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即回归线到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一致,都为46°52′(23°26′×2)。选择D。 【解析】 2、赤道上昼夜等长,则昼夜长短变化为0,极圈及其以内地区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则昼夜长短变化最大。乙最靠近赤道。 5、根据经纬度可读出丙的地理位置为(120°E,30°N),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4、三地相比,丙时间最晚为12月22日8时,要想进入新的一天应该再过16小时,即23日0时,此时甲地时间23日4时(甲丙两地相差60°,即相差4小时,且甲在丙东侧)。 【答案】 1、(180°,23°26′S);12月22日 2、乙 3、D 4、16小时;23日;04时 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 【昼夜长短时空规律总结】——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时间段 昼夜长短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3月21日→9月23日 3月21日→6月22日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相反 6月22日→9月23日 昼渐短,夜渐长 9月23日→3月21日 9月23日→12月22日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12月22日→3月21日 昼渐长,夜渐短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夏至日 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或 从夏至日到秋分日 2、考点精析 ⑤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太阳高度定义: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原理】——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地平面 太阳直射时 太阳斜射时 日出、日落时 h == 900 00 h 900 h == 00 ( 0°≤h≤90°,阳光直射时h = 90°) 0° 23°26′N 23°26′S 66°34′N 66°34′S 90°N 90°S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总结】——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 插入FLASH——黄赤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上)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总结】——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 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时太阳高度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总结】——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纬线越近,就越大。 时间段 正午太阳高度 出现该区全年最大值 出现该区全年最小值 6月22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整个南半球 12月22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整个北半球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2次达到最大值(90°,出现在直射时),1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夏至日、北半球出现在冬至日)。 说明:“纬度差”指该地所在纬线与该日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距离。 同一半球纬度值相减,不同半球纬度值相加。 当纬度差≥90°,H为零,说明该地发生极夜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 A 30 o N B 求30°N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 H=90o-(A -B) = 90o - (30o - 23o26′) =83o26′ 冬至日: H=90 o -(A+C) = 90o--(30 o + 23 o 26′) =33 o 34′ C 【例题解析】 选自《地理冲A精练》第一篇二/7题 7、读地球光照图,回答问题:(14分) (1)这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