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 南 农 业 大 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调查研究侗族传统古村落 --走访芋头古侗寨学生姓名:杨秀港学生学号:201541781107年级专业及班级:2015级风景园林专业一班学生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目录目录1前言2关键词2历史传说2资料概况3历史发展3当前开发6结束语7附件调查研究侗族传统古村落--走访芋头古侗寨前言:光阴荏苒,斗转星移,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生活日星月异。那一座座的古镇,那一桩桩的古村落,诉说着岁月的沧海桑田。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在城乡建设,旅游开发中,有些得到了保存和发展,而有些却渐渐地消亡。芋头古侗寨是生我养我20年的故土,因此我希望它未来能更好地发展下去,所以我想通过了解芋头古侗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可能,为保护它寻求更好地出路。关键词:古侗寨 发展 规划历史传说在这个古老清幽的侗寨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一侗族姓杨的青年带着猎狗赶山,当赶山至芋头界时,猎狗在一块草坪上趴下,就是不肯走。主人万般无奈,只好说,我向空中抛食三次你能接住,我们就留下来住家。结果无论主人随意的投抛,猎狗无一落空,青年人信守诺言,在芋头砍树搭棚,住了下来。相传这年冬天下了大雪,主人带着猎狗来到了这里的最高峰山头觅食,然而因冰雪天地上滑,一不小心滚下了山头,幸运的是一块巨石挡住了他才不继续往下滚,但是他被撞晕了。在猎狗的救助下,主人醒了。他醒后发现挡住他的那块石头形似一个大芋头,于是他把这个地方取名为芋头,这也是芋头古侗寨取名的由来,然后把从上面滚下的那座山取名为太平山,寓意太平无事。为了感激猎狗的相救,主人便更加安心地住了下来。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青年人与逃难躲进山里的女子结了婚,这位姑娘能歌善舞,相传芦笙表演技艺就是由她带来的。夫妻两人生儿育女,繁衍杨姓宗室。现遗存寨中的“萨岁坛”,就是为祭祀这位祖母而建。不知这个传说是真是是否,然而流传百年如今早已成了建寨的佳话。资料概况也不知是有史书记载还是考古推测,所有的文书资料都记载芋头古侗寨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侗族村寨至今有648年历史,明嘉靖三年(1508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清顺治年间(1644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7个聚居群。芋头古侗寨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双江镇西南9公里左右处。于2001年6月21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面积约18.29公顷。据目前统计,全寨182户,该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村内遗留有鼓楼4座,风雨桥2座,迴龙桥1座,门楼1座,古井2座,萨岁坛2个,吊脚楼居室78栋,古驿道1.5公里,芋头侗寨的建筑属于典型的山地沟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筑模式。芋头溪蜿蜒于侗寨间,吊脚楼沿着溪边,依山势而建,形成以宗族、姓氏等为纽带的居住群落,不受地形约束,排列灵活,形式不拘,形成了以公共建筑为中心,依山傍水,“山脊型布局”和“山麓型布局”等相互交错穿插的空间组合,天人和谐,充满人文学、地理学美感。芋头古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鼓楼文化,萨文化,款文化是芋头侗寨的特有文化,以鼓楼、萨岁坛为中心建起的福桥、款坪、戏台、萨坛、学馆、会馆等,构成了芋头古侗寨文化的核心圈,成为专家学者探究侗族文化的可贵宝藏和旅人享受侗族文化的宏大盛宴。历史发展芋头古侗寨的历史发展也许与众多的古村落经历过的,改变过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到达通道以后在县溪恭城书院举行了著名的通道转兵做出了转战贵州的决定,会议完成以后经过芋头村翻山前往贵州。二是1966年村口一带发生火灾,后又修建。二是70年代,由于村子小人口多,而且田地离寨子远,因此有许多人家往周边的红香村,上团村,琵琶村等移居而他们原住宅基本拆除,最终大致形成了现在的面貌。三这条通向芋头村的道路前身是七十年代开掘的。因此我觉得应该把调查的方向放在建筑和文化上。侗寨文化寨门百米开外,有一座回龙桥,始建于乾隆42年。上世纪70年代,因年久失修,古桥受损。到了2009年,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捐建,迴龙桥重建竣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还为桥提过字。在新修的回龙桥附近,一处荒草丛生的地方,依稀可见一块印着“津梁有托”的石碑,这仍是乾隆年间遗存下来的。 进入寨子,首先跃入眼中的是一个山谷型侗寨,五十多栋民居鳞次栉比,一百多年的烟熏火燎使得部分木柱、板壁发出铮铮亮光。芦笙鼓楼高高耸立在寨中,九重密檐攒尖芦笙顶式建筑。接着沿古驿道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依山脊而建的牙上寨,从山下看上去,一栋栋吊脚楼依山排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基础过关卷【新教材带答案】(机构用).docx
- 2021-2022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思维导图;.docx
- 2022年山东省新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VIP
- 2020-2021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 VIP
- (中联牌)R335-16RB 塔式起重机操作手册(20220613.pdf VIP
- 2020-2021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062word格式支持编辑修改也支持打印使用小学生儿童成长档案幼儿园模板个人电子版a4记录纪念手册.docx VIP
- 读书课件分享(认知觉醒).pptx VIP
- 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教案10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