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 ?1.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简称NOIP)。它又分为初赛(笔试),初赛在东营市称为东营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每年10月份举行,获市一等奖的初中学生中考时加10分。在初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将被选拔参加同年11月份举行的复赛(上机编程)。在复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高中学生,就获得了保送到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在复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的学生,就获得了参加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在复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的初中学生中考时加20分。(中考加分情况每年可能有变化,具体情况请咨询相关主管部门)
?? ?2.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在上一年联赛(NOIP)中成绩突出的同学,将于第二年5月份参加山东省队选拔赛,被选拔上的同学参加第二年8月份举行的NOI比赛。在NOI比赛中获得前20名(一等奖)的高中学生,获得免试保送到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资格,获前50名左右(二等奖)的高中学生,获得免试保送到复旦、南开等重点大学的资格,只要是三等奖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免试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格。
?? ?3.国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OI)。在全国信息学奥赛(NOI)突出的学生将被选拔参加第二年8月份举行的国际比赛(IOI),它轮流在世界各国举行。在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有丰厚的奖品和国内大学任意选择,而且国际上有名的大学也非常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二.计算机概述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四.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领导研制的取名为ENIAC的计算机。
由于这台计算机使用了电子器——电子管和电子线路,因此其功能在当时确实是出类拔萃,例如,它可以在一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减法运算,3毫秒便可以进行一次乘法运算,与手工计算相比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它也明显地存在着缺点,它体积庞大,机器中约有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及其他各类电气元件,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运行时耗电量很大;存储容量很小,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另外,它采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因此每次解题都要靠人工改接连线,准备时间大大超过实际计算时间;它没有存储程序的能力,不具备自动计算功能。
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
1946~1958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4~1975
第四代
1975~至今
主要电
子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器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
汞延迟线
磁芯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
穿孔卡片和纸带
磁带
磁带、磁盘
磁盘、光盘等大容易存储器
处理速度
(指令数/秒)
几千条
几百万条
几千万条
数亿条以上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研制中的第五代计算机
至目前为止,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即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进行工作。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冯·诺依曼型的工作方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所以科学家提出了制造非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正在开发研制中的第五代智能计算机,将具有自动识别自然语言、图形、图像的能力,具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具有知识获取、知识更新的能力,可望能够突破当前的计算机的结构模式。
研制朝两个方向努力:
1、创建非冯·诺依曼式语言
2、创建以人脑神经系统处理信息原理为基础的非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模型, 如: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