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什么是货币?如何研究货币的定义?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该讲主要讲述货币、货币供给量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通过对该讲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货币、货币供给量的理论内涵,掌握货币、货币供给量的构成及其作用,掌握信用货币的发展方向及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央银行基本理论的冲击;该讲是学习和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货币、货币供给量的本质,才能真正学好金融理论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才能对货币政策运行中的实践问题有所思考、有所研究、有所创新。
该讲基本内容:
1,序言
2,研究货币供给定义的基本方法:
3,货币供给的理论定义:
4,货币供给的实证定义:
5,当代货币、货币供给的基础定义与基本构成
三,该讲的具体内容:
(一),序言
货币是什么?应当如何定义?这是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理论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第一,中央银行整个货币政策操作与运行,都是围绕着货币供给量这一中心;第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就是要研究能否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实现与事前预测相符的方式影响就业、产出、物价、国际收支等特定的经济变量,进而调节宏观经济,实现预定的调控目标;第三,判断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多少、银根的松紧、物价的高低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必须首先解决货币问题,并确定货币供给量的具体内涵。
但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货币供给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全绝对统一的认识,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理论界,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对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如货币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货币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途径、货币政策目标的确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界定、货币与非货币的具体区别等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这些争论,又大多是建立在对货币供给量的不同定义基础之上;所以只有首先统一明确了货币的基本定义,才能了解各个经济金融学派争论的分歧及实质,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与货币供给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研究货币供给定义的基本方法:
研究货币供给定义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验推理法,即规范研究法;二是实证研究法。
1,先验推理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范研究法,即从货币的基本特征入手,考虑货币应包括的内涵及其具体项目。
通常,货币有四大职能:(1)价值尺度;(2)交换手段;(3)支付手段;(4)贮藏手段。在这四大职能中,作为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的货币是抽象的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货币才是具体的货币。从给货币下定义而言,抽象货币无意义,只有具体的货币才是有用的。因为:(1),具体的货币的所有权才能随交换的发生而转移;(2),具体的货币,其数量才能计算,并且在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才是一个有限的量;(3)具体的货币数量变化,才能通过支出水平的变化影响就业量、产出量和物价水平等经济活动变量。
因此,应当从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这两个特征来定义货币,也就是说:“凡是能充当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的物品就是货币,反之则不是货币。”这一点在理论界是没有分歧的,争论不休的地方是哪些物品可以充当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从而应包括在货币之中,哪些不能包括在货币项目之中。
如果从交易媒介的特征来定义货币,则货币就是支付工具,交易媒介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于普遍接受性,因此凡是普遍接受地作为支付工具或清偿债务的物品都是货币(问题是如何衡量其普遍接受性?从法律的角度看,只有具有无限法偿的物品才具有普遍接受性即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才是货币,这一点在现实中显然是行不通的,我国曾经在理论上都是这一观点占主导地位,解放后长达三十多年);(如果从法律和传统习惯双重标准来衡量其普遍接受性,则货币不仅包括了中央银行的钞票,还包括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乃至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里,除中央银行钞票外,其它都只有一定程度的接受性(有限接受性!举例说明现金货币升水、转帐货币贴水;外汇券升水、人民币贴水的状况!?),活期存款是如此,定期存则更是如此;但活期存款的普遍接受性高于其它两种存款,当然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小,如定活两便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定期存款帐户开列支票等的出现与推广,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差别正在不断缩小)。
如果从价值储藏职能的角度来定义货币,则货币就是暂时储藏购买力的工具,问题是:(1)多长的时间可以称之为暂时?没有一直公认的标准!(2)即使作出统一规定比如三个月为暂时,但是不同的投资者、不同的货币持有者,其心理预期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也可能发生显著的差异;(3)交易媒介中有一系列替代品,这些替代交易媒介而作为价值储藏的流动性资产中,哪些是货币?哪些是非货币?则很难在实际中加以准确的区分。
总之,用规范研究法来定义货币,无论是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还是从价值贮藏职能出发,都很难找到一个明确同一的货币定义。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