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程及对现状的思考
五华县华东中学 卓柳青
摘要:本文从政策、管理等角度回顾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开始萌芽;到90年代初因为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大力发展;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和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而开始了有规模、有计划的发展。本文并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做出思考及尝试做出对策。
关键词: 广东省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 进程
思考 对策 猜想
一、前言
近年来,因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停留在只要求学习好的状态,心理健康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从而,促进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进程
80年代初,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萌芽。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开始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同时,教育部向学校提出“向管理要质量”――即从管理入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1]。顺应当时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中国心理协会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由教育部的肖岩司长任委员会主任,一批资深的心理学专家任副主任和委员会委员。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其主要职能是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工作是编写教材,让教育工作者能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学习如何处理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如1981年由该委员会编写的《学校心理学》一书,就是全国各地中学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班等广泛采用的教材。之后陆续发行《中学心理学》等专业教材,向教育工作者们传授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为日后开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方面起着组织和带动作用的学校管理心理委员会,虽然委员会主任是由官方人员担任,但主要的工作都是由委员会中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完成。可以说,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民间的力量进行的。
广东心理学会根据我省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和文化的不同之处,对学校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广东省在当时全国都注重学校管理心理的情况下,着重于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即学校管理和教师心理的研究,如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的研究(如,陆金飞《谈教师的心理管理》、张瑞华《教师群体管理心理研究》);对学校管理者心理和管理艺术的研究(李银德 《关于校长角色的探讨》、郑瑞彰《试论学校心理环境的建设与管理》);以及针对当时暴露的社会问题、教育热点所进行的研究。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培训更多的是心理学一般知识的灌输,在应用上的培训相对较少。早期,即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研究较少,而不多的研究也只集中在智力和学习心理上,尚未能真正关注学生整体心理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较少,且只注重在学校环境中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开设心理辅导与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三是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四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团体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2]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未能真正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早期的心理健康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经济发展等外部环境及受“应试教育”影响而扭曲了的教育机制管理流程对人才的主人标准等等的影响人们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试成绩,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熟视无睹或根本无暇顾及,同时也与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隐蔽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及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误区(即把心理问题简单理解为有病,或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等),至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年仍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加快。针对不断上升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同时期,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改名为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其职能由原来负责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扩大到管理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号角声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受到空前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空前的关注,相应的知识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闻知。[3]
“应试教育”下的教育体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甚大,一些从事心理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在“应试教育”控制下的不良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深刻影响。通过大量研究,人们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有其广泛深刻的社会背景。然而,不良教育环境则是更为直接的原因。
教育环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从宏观环境(整个教育系统)来看,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从中观环境(学校)来看,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以及由此造成学生过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