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规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普尔在被授予“政治学名誉博士”时,背诵了歌德笔下浮士德的一段独白: 到如今,唉!我已对哲学,法学以及医学,而且,甚至,还对神学圣典! 都花过功夫,彻底钻研。 我这可怜的傻子, 依然不见聪明半点。 称为硕士,甚至称为博士, 但是教起学生却并不出色。 我渴望着能发现——连接这个世界的伟大力量, 如今我们仍旧茫然。 因为离真正的知识——相距遥远, 我知道我们一无所知, 真令我肝肠欲断。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 教育的使命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教育需要激情——身心投入与无私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洋溢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把握转瞬即逝世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持续追求与持久探索; 教育需要寂寞——人类持久的历史冲动; 激情 、诗意、机智、活力、寂寞的源头是崇高理想。 大学病了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培养不出大师?”靠“病了的大学” 能培养什么大师、提高教育质量? “一病”: 市场化 进大学校园看看,太热闹了,到处都是广告横幅,什么班都可以进来办,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赚钱班。谁有钱都可以在大学找到讲台。弄得大学生刚进来就心急火燎,急于找各种赚钱门道。 国家投入不够,这是关键问题。学校要自己去赚钱,不少大学只好不断扩招,靠获取学费来维持运行。还有就是“创收”,学校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世俗、庸俗。 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师资外流严重,有些院系教师的收入,可能比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一部分老师多拿一些钱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没有管理,否则有些教授可能就是为钱上课。学校成了市场,人心搞得很势利。 “二病”: “项目化生存” 没完没了争做各种项目,特别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项目,实在浪费人生、浪费资源。年轻的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量化要求,特别是理科与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过项目来实行的。还有就是追逐利益,项目都有钱,有些老师就是奔着钱去申请项目的。 现在学术腐败严重,假成果、假学问遍地都是,学术会议、成果鉴定、资格审查、项目审批过程普遍玩手段走过场,吃喝、游玩、送礼、拉关系、做交易反倒成了实质内容。很多人当上教授就整天过“项目化”生活了,很少给本科生上课。 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大学无非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 “三病”: 平面化 大学合并,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分工狭窄、体制封闭、低水平重复、小而全的高校办学模式,尤其对打破多年的利益集团化、沼泽化有好处,利于“清淤消肿”。但许多大学合并,就是贪大求全,失去个性特色,平面化、均质化。 吉林大学几乎把长春的主要几个大学全都合并了,规模之大令人感叹:不是吉林大学在长春,而是长春在吉大了。于是吉大自己原有特色淡化了。武汉原来有个水利学院,还有个测绘学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了,文章发表的指标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见了。 其实,就简单的办法是:教育部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学) “四病”: 官场化 现在按照官场那一套给学校管理人员套行政级别,学校也有所谓副部级、正厅级等等之分,助长了学校的官本位风气。政府部门有些上不去的官员,就去大学做校长、书记,不懂业务,很难进入状态。 大学官场化,谁当领导谁就得到更多资源,只要有一官半职,地位就比教授、老师、学生要高,甚至动辄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以致有的教授也争着去当处长,有点可悲。在这样一个体制下面,怎么可能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 说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往往谁强势谁就是真正的“一把手”。官本位造成人身依附,造成知识分子丧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失去头脑,失去灵魂。 “五病”:“多动症” 过去搞运动,反复折腾,是“多动”。现在也“多动”,不断搞什么“战略”、“工程”之类,名堂、花样让人目不暇接。意图可能是好的,可是效果值得怀疑。 教育有滞后性,不能老是变动。有些试验要跟踪多年才能下结论。比如大学搞实验班,搞了几轮,搞不下去了,也没有总结,往往“无疾而终”。 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教育GDP”,所以“多动”。但学校应当有自己的主心骨,尽量抑制“多动”。中专升大专、学院升大学——”升格”运动 在许多情况下,改良比改革更切实。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积累,不宜变动太过频繁。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