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四章)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4-15 0.002%C钢、0.002%C-0.097%Nb钢和0.019%C-0.095%Nb钢的再结晶-速度-温度-时间和沉淀析出-温度-时间曲线的叠加 溶质铌只有在应变诱发沉淀出现时,才能起到延迟回复和再结晶作用。 (4)微合金元素对动态再结晶临界变形量的影响 机理:1)合金元素偏析于晶粒边界而引起的溶质原子的拖拉作用;2)合 金元素的碳氮化合物在晶界沉淀而引起的钉扎作用。 图4-9 实验钢1000?C变形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5) 微合金元素对再结晶数量的影响 图4-10 1000?C终轧后?晶粒再结晶面积百分率与析出Nb量的关系 (6) 微合金元素对再结晶速度的影响 图4-11 铌对含有0.05%C、1.8%Mn钢再结晶速度的影响 (7) 微合金元素对静态再结晶临界变形量的影响 图4-13铌对奥氏体再结晶临界压下率的影响(1道次) 1-加热温度1250?C,0.13%Nb,晶粒度:1.7级 2-加热温度1250?C,0.03%Nb,晶粒度:2.8级 3-加热温度1150?C,0.03%Nb,晶粒度:2.4级 4-加热温度1250?C,不含Nb,晶粒度:0.4级 (8) 微合金合金元素对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影响 图4-15 在普碳钢和含铌钢中,单道次的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图4-14 铌对热轧1道次后的再结晶晶粒度的影响(不含铌钢和含0.03%铌的钢的基本成分相同) 1-加热状态下含0.03%Nb的钢 2-加热到1250?C后压下65%并且再结晶终了的不含铌钢 3-加热到1250?C后压下70%并且再结晶终了的含0.03%铌钢 总结: 铌在奥氏体中存在形式:1)加热时尚未溶到奥氏 体中的Nb(C、N);2)固溶到奥氏体中的铌;3)加 热时溶解、轧制过程中又由奥氏体中重新析出的 Nb(C、N)。轧制的不同阶段,其阻止奥氏体再结 晶是不同的。 图4-16 含铌钢在变形50%以后等温时间内的再结晶与沉淀(0.10%C、0.99%Mn、0.04%Nb、0.008%N) 1-100%再结晶;2-50%再结晶;3-0%再结晶;4-20%沉淀;5-50%沉淀;6-75%沉淀;7-100%沉淀 4.3.3 晶粒细化和沉淀硬化 图4-5 强度和韧-脆转变温度与含铌量和含钛量的关系 铌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和碳化铌引起的晶粒细化和沉淀硬化。后者的强化效果与加热时溶解的铌或钛的含量有关。 实验条件:0.10%C—0.25%Si—1.50%Mn,加热温度及终轧温度分别为1100℃和780℃,900℃以下的总压下率 为70%。 图4-6 0.035%Nb钢和0.15%Mo-0.035%Nb钢,强度和韧-脆转变温度与含铌量和含钒量的关系 (1)Nb:晶粒细化和中等的沉淀强化。 (2)Ti:含Ti量??强烈的沉淀强化? 产品的强度? ,晶粒细化是中等的。含量高时: (3)V:中等程度的沉淀强化和较弱的晶粒细化,与它的重量百分比成正比。 图4-28 铌和钒对20mm厚的控制轧制钢板屈服强度和缺口韧性(用夏比V型缺口,50%纤维状断口转变温度来测量)的影响 1-无Nb;2-0.04%Nb;3-0.08%Nb;4-无V 1-0.03%Nb,0.15%Cr,0.04%V,0.30%Ni; 2-0.03%Nb,0.04%V,0.20%Cr,0.20%Cu; 3-0.03%Nb,0.04%V,0.20%Cr;4-0.03%Nb,0.04%V 5-0.03%Nb,0.20%Mo;6-0.03%Nb 图4-29 钒、铬、铜、镍和钼对在1180?760oC温度范围内进行控制轧制的15.4mm厚钢板屈服强度和夏比V型缺口50%纤维状断口转变温度(FATT)的影响 (所有钢板的基本成分为0.09%C,1.35%Mn,0.30%Si) 4. 微合金元素在控制轧制中的作用 HSLA钢中常用合金元素及夹杂元素分类: 1)微合金化元素:铌(Nb)、钒(V)、 钛(Ti)、铝(Al)和硼(B)。 2)置换元素:硅(Si)、锰(Mn)、 钼(Mo)、铜(Cu)、镍(Ni)和铬(Cr)。 3)夹杂及硫化物形状控制的添加元素:磷(P)、 硫(S)、钙(Ca)、稀土金属(REM)及锆(Zr)。 影响 钢的塑性。 控制钢的强度、韧性、相变显微组织 微合金化元素: 特点:与碳、氮结合成碳化物、氮化物和 碳氮化物,高温下溶解,低温下析出。 作用:(1)加热:阻碍原始奥氏体晶粒长 大;(2)轧制:抑制再结晶及再结晶后的晶 粒长大;(3)低温:析出强化作用。 图4-1 ?中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溶度积 特点: TiN: VC: NbC和TiC: (2)晶格结构特点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