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 查牵引电动机的特性曲线,得重列车和空列车的电动机电流 及速度 ,得平均运行速度 重列车及空列车以其平均运行速度在最长运输距离上的运行时间为: 这时,便可用以下公式计算一个运输循环的牵引电动机的等值电流值: (4-50) 如果电动机的等值电流值不超过它的长时电流值,即: 则电动机的等值电流不会发热到超过它的允许温升,故合适。 如果IdIch,则需减少车组中的矿车数,并重新进行计算,直到等值电流不超过长时电流为止。 (4-51) (二)验算制动距离 按重列车运行速度及最大制动减速度验算制动距离。 重列车下坡制动时,电机车必须给出的制动力可由式(4-47)求出,即: 而电机车接粘着条件能够给出的最大制动力可按式(4-26)求出,即: (4-52) 令B = Bmax,则可求得制动时的减速度为: 列车的制动距离为: 即: (4-53) (4-54) (4-55) 上式计算出的制动距离不能超过40m,若超过40m时,可采用限制列车速度或减少列车中的矿车数等措施解决。 五、电机车台数的确定 矿井(或水平)所需电机车台数,应按该矿井(或水平)投产初期和生产后期分别进行计算。投产时按前期计算的台数配置电机车台数,以后随生产的发展再陆续增添。生产后期所需的机车台数是进行供电设备(包括牵引变流所及牵引电瓶等)计算的依据。 (1)列车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2)一台电机车在一个班内可能往返的次数: (3)每班运输货载所需列车次数: (4-55) (4-56) (4-57) 电机车每班工作的小时数,不运人取7小时,运送人员取7.5小时。 运输不均匀系数 矸石系数 每班运煤量t/班 (4)每班运人所需列车次数 当主要行人平巷的水平距离大于1.5 km时,上下班要用车辆运送人员,矿井一般均为两翼开采,两翼每班运送人员按一次考虑,共计两次nr=2次/班;运距小于1.5 km时,不用车辆运送人员nr=0。 (5)每班列车运输的总次数: (6)工作电机车台数: (4-58) (4-59) (7)矿井电机车总台数: (4-60) 六、蓄电池式电机车的计算特点 除按粘着条件、电动机温升条件及制动条件确定车组质量外,对蓄电池式电机车还应按电池组的容量来确定车组质量。 (1)在一个往返周期内列车所做的功为: (4-61) 式中:Lm为最大运输距离。 (2)蓄电池组在一个往返周期内输出的能量: (4-62) 重、空列车牵引力之和可以写成: 矿车的车皮系数为: 由此可得: (4-63) (4-64) (4-65) (3)一台电机车在一个班内的电能消耗为: (4)蓄电池组的放电容量为: (4-66) (4-67) (5)计算重车组质量 因为一台电机车在一个班内的电能消耗Ab′必须与蓄电池组的放电容量如相等,对Qz求解,可得: 此式即是接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重车组的最大允许质量的公式。 (4-68) 作业 矿井主要巷道内,轨道平均坡度为3%0,运输距离为3.5Km,使用MOC底卸式矿车(车重1.7t,载重3t),采用ZK10-6/550-2C型架线式电机车。确定车组中的矿车数。 * 或 (4-10) (4-11) 由此可见,当列车运行阻力系数一定时,惯性状态的减速度取决于轨道坡度的大小和上下坡。上坡时减速度α始终保持正值,直到停车为止。下坡时,如iω。,则α为正值即仍为减速运行,直到停车,如iω,则α变为负值,此时不再是减速而是加速运行了。可见,惯性状态是很不可靠的,操作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三)制动状态 制动状态下,牵引电动机断电,牵引力等于零,并利用机械或电气制动装置施加一个制动力B。这个制动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在力的平衡方程式中应为负值,与静阻力的性质和方向一致。在制动力和静阻力作用下,列车必定产生减速度。此时,惯性阻力Wa却与运行方向一致,即为正值。则制动状态下的力平衡方程式应为: (4-12) question:怎样求制动力呢? Wa Wj 所以 式中,Wa应代以减速时的惯性阻力, b表示制动时的减速度,则: 将式(4-7)及式(4-14)代入式(4-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