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课堂重新审视教育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新理解课堂?? 重新审视教育? ????? ????????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翁光明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特定的功能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 ——王慧《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对于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学界是存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自我的活动,因人而异,不宜定法,也有人认为教学模式对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建立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第二有助于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并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改成果表达为具体的教学形式,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 张卓玉先生的新著《构建新教育模式》逆势而上,执意使用模式作为标题是需要勇气的,通读全书,作者更多落笔于教育模式与教育理想之间的勾连与链接,始终以健康的心态、人文的深度,建设的态度,积极用新模式推行教育理想。?从班级到小组,学习组织的转变;从讲坛到论坛,课堂形式的变化;从碎片化到整体化,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职业的边界,心智品质与公共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影响,学生成长权,新旧教育的不同起点……这样主题的篇章,表述简练平和,娓娓道来,是深植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的探究体会,读来获益匪浅。 《构建新教育模式》 全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相对独立,没有严格的逻辑先后关系,但所有文章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这一新教育模式是悄然诞生的生命体,将从根本上撼动过去多年来所形成的教育概念、教育结构和教育秩序。其基本框架就是 “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展示交流”。 《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一章 作者对新模式最重要的元素——学习小组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学习小组是一个讨论问题、交流观点、质疑答案、补充看法、分享成果的学习组织,内涵包括以小组为中心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排座,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学时正在取代课时,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小组的任务包括研制小组的学习方案、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合作做事,以培养自治精神、团队精神、开放精神。 《课堂:从讲坛到论坛》一章 指出新教育模式课堂的变化有三: 第一,课堂从无门槛到有门槛,学生带着两张通行证进课堂:一张是准备向全班同学和老师展示、交流、共享的学习收获,另一张是准备向老师和同学求教的尚未理解的问题。山西越来越多学校尝试:课堂展示时间与课前自学时间按1:1的比例分配,每天下午的时间由学生自主使用,第二天上午的时间进行课堂展示; 第二,课堂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讲坛变为生与生、生与师共同探究问题的论坛; 第三,课堂重心由教师如何讲走向学生如何学。 新课堂的生命力在展示 展示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展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展示有助于同学间交流、分享收获;展示有助于教师有重点、有针对性点拨;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展示提供了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的机会等。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展示水平,让学生尽可能整体化而非碎片化展示学习内容。展示应该尽可能的充实,丰富,多样化。展示者要主动大胆组织这个环节中全班同学的学习。展示者要及时组织可能出现的争论,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有效。 课堂展示的更高要求就是将展示探究化。这应该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 学生的展示是否体现了自己或小组的探究过程?是否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是否引发了观点的碰撞?甚至引出了更广更深的新话题?课堂讨论是否组织有序、话题集中、表述清楚、富有成果?这些都是新教学模式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保障课堂充分、深度探究的因素很多,来自教师的因素有: 其一,关注、保证学生课堂之前、课堂之外的自学、小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有备而来,才能保证课堂的深度讨论。对教师而言,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不是备课,而是备学生,即真正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已经有的收获,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争论的话题等。 其二,课堂讨论要充分尊重探究的逻辑,尽可能不为学生的探究设置标准和范围。 其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欣赏和质疑 其四,认同、维护开放性。 谁的课堂?谁做主? “如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希望也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如果希望学生既能应对当下的考试,还能应对未来的人生,那么,学生就应该对课堂有参与、选择、知情的权利,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