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年级古诗文全译.docVIP

五年级古诗文全译.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古诗文全译

五年级古诗文 【泊船瓜洲】[1]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2] 钟山只隔数重山。[3] 春风又绿江南岸,[4] 明月何时照我还?[5] 【注释】: [1]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2]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3]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 [4]绿:吹绿了。 [5]还:回家,归来。这里指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诗译】: 京口与瓜州分别在长江两岸, 回头望钟山家门只隔几重山。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边, 问明月何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张籍 【注释】: 洛阳:唐代为东都。 见秋风:意即秋天来临。 欲:助动词,想要。 作:这里是写的意思。 家书:寄往家中的信。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恐:动词,担心。 匆匆:匆忙。 说不尽:话没有说完。 行人:指捎带家书的人。 临发:即将出发。 又开封:重新打开信封,再作补充。 【翻译】: 身在洛阳城,眼见起秋风起,提笔写家书,千言又万语。又怕太匆匆,有话未说尽,行人要上路,拆开又补充。 【简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