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⑴透明,⑵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4、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5、写出3种自制放大镜的方法。
6、苍蝇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昆虫的鼻子是它们的触角,触角的形状各不相同。
7、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如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9、制作晶体的方法有蒸发和降温。
10、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按照放大倍数排列:放大镜—光学显微镜(1500倍)—电子显微镜(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11、1673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12、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3、制作显微镜玻片:滴(清水)—取(表皮)—放(表皮)—盖(盖玻片)—染(碘酒)
1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5、叶表皮细胞上的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16、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7、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团藻、鼓藻、船型硅藻等。18、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都由细胞组成、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9、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肉眼? ??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5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 ? ?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声、光、电、火、空气等都物质。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 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称为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称为化学变化,如白糖碳化。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
5、米饭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麦芽糖,使我们感觉到甜味。
5、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反应。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7、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8、在平常生活中,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9、硫酸铜溶液和铁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溶液。10、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1609年 伽利略)——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阿姆斯特朗最早登月)
3、
4、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5、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其特点是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分布杂乱、数量众多。
6、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