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通过总线或高速开关互连,可以共享主存。 松散耦合系统(间接耦合系统):一般是通过通 道或通信线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可以共享 外存设备(磁盘、磁带等)。机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是在文件或数据集一级上进行。 表现为两种形式: 多台计算机和共享的外存设备连接,不同机器之间实现功能上的分工(功能专用化),机器处理的结果以文件或数据集的形式送到共享外存设备,供其它机器继续处理。 计算机网,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功能专用化(实现时间重叠 ) 专用外围处理机 例如:输入/输出功能的分离 专用处理机 如数组运算、高级语言翻译、数据库管理等,分离出来。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 由多个不同类型、至少担负不同功能的处理机组成, 它们按照作业要求的顺序,利用时间重叠原理,依次对 它们的多个任务进行加工,各自完成规定的功能动作。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机间互连 容错系统 可重构系统 对计算机之间互连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带宽、低延迟、低开销的机间互连网络是高效实现程 序或任务一级并行处理的前提条件。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 由多个同类型或至少担负同等功能的处理机组成, 它们同时处理同一作业中能并行执行的多个任务。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并行机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并行机的萌芽阶段(1964年~1975年)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DC6600:非对称的共享存储结构,中央处理机采用了双CPU,并连接了多个外部处理器。 60年代后期,一个重要的突破 在处理器中使用流水线和重复设置功能单元,所获得的性能提高是明显的,并比单纯地提高时钟频率来提高性能更有效。 1.5.5 并行机的发展变化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在1972年,Illinois大学和Burroughs公司联合研制Illiac Ⅳ SIMD计算机(64个处理单元构成的) 在1975年 Illiac Ⅳ系统 (16个处理单元构成) 向量机的发展和鼎盛阶段(1976年~1990年) 1976年,Cray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向量计算机Cray-1 在随后的10年中,不断地推出新的向量计算机。 包括:CDC的Cyber205、Fujitsu的VP1000/VP2000、NEC的SX1/SX2以、我国的YH-1等 向量计算机的发展呈两大趋势 提高单处理器的速度 研制多处理器系统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MPP出现和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 早期的MPP TC2000(1989年)、Touchstone Delta、Intel Paragon(1992年)、KSR1、Cray T3D(1993年)、IBM SP2(1994年)和我国的曙光-1000(1995年)等。(分布存储的MIMD计算机) MPP的高端机器 1996年,Intel公司的ASCI Red和1997年SGI Cray公司的T3E900 (万亿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 90年代的中期,在中、低档市场上,SMP以其更优的性能/价格比代替了MPP。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各种体系结构并存阶段(1995年~2000年) 从1995年以后,PVP(并行向量处理机)、MPP、SMP、DSM(分布式共享存储多处理机)、COW等各种体系结构进入并存发展的阶段。 MPP系统在全世界前500强最快的计算机中的占有量继续稳固上升,其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ASCI Red的理论峰值速度已达到了1Tflop/s SX4和VPP700等的理论峰值速度也都达到了1Tflop/s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机群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机群系统:将一群工作站或高档微机用某种结构的互连网络互连起来,充分利用其中各计算机的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处理,以达到很高的峰值性能,并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 1997年6月才有第一台机群结构的计算机进入Top500排名 2003年11月,这一数字已达到208台,机群首次成为Top500排名中比例最高的结构。 截至2008年6月,机群已经连续10期位居榜首,其数量已经达到400,占80%。 机群已成为当今构建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的最常用的结构。 1993年至2008年期间,Top500中机群和MPP的数量的分布情况。 1.3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测 如何比较这三台机器的性能呢? 从该表可以得出: 执行程序1: A机的速度是B机的10倍 A机的速度是C机的20倍 B机的速度是C机的2倍 执行程序2: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