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专题: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概要.pptVIP

第五专题: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 分工抑制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化分工遭遇到了制度性抑制。分工受阻使多数人不得不成为农民、不得不从事农业、不得不居住在农村,“三农”问题由此而产生。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我国农村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税费制度、涉农领域的行政垄断等制度安排使农民的权利受到侵害,增加了交易成本,削弱了农民参与专业化分工的动机和能力,这使农民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的好处,因而陷入贫困。农民贫困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制度性的贫困;三农问题不是农民、农业、或农村自身的问题,而是农民失去了自主参与分工的自由。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 政府管制 上级、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施加的广泛管制政策,系统性地扭曲了基层政府和农民的行为,并导致了农民的税费负担加重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国家对农村的管制包括:强制性的粮棉收购制度、户籍制度、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与目前政治体制和行政提拔体制相关联的各种新“赶超”和“达标”任务。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 认识偏差 对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动摇。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份额下降规律 片面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贡献而忽视对其支持保护。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四大贡献:产品贡献(食品和原料)、市场贡献(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要素贡献(资金和劳动力)、外汇贡献 对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盲目乐观。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 就业不足 现阶段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是农村就业不充分。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 收入分配不公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表现在,长期以来,税收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城乡之间存在悬殊的差距。改革开放前,为了完成重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化,我国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主要是向重工业倾斜;改革开放后,为了使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主要是向城市倾斜。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二) 三农问题的根源 缺少利益代表 世界各国的农民都有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唯独中国没有。尽管已出现了一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但没有综合性的农民协会,尤其是县、市级的协会,省级、全国一级的农民协会。 没有自己的经济组织,缺乏利益代表,在政府的政策制定、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将处于劣势。 * 二、三农问题剖析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出路 1. 改革户籍制度 2. 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3. 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 4. 加快城镇化进程 * 课后思考题 1.农业家庭经营为什么比集体经营有效率? 2.你认为造成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 识人·用人 近 远 易 繁 危 卒 杂 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能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态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晋 商 庄 子 * 识人·用人 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在当代,如果因为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领导层,就开始心理失衡、言行失度,甚至破罐子破摔,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这样的人,其用心不言自明。 * 识人·用人 近使之,而观其敬 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心怀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 识人·用人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察其工作能力。佛教上说“定能生慧”,不能“定”,就不可能处理好繁杂的工作,更不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而能不能“定”,主要还是靠个人的后天修养。 * 识人·用人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智识是为官者又一必备条件。突然向考察对象提出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看他是否胸怀全局、应付裕如,可以考察其对分管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应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历史上“卒然问焉”对官员加以突击式考察的事例有很多。只有对所负责的工作有详尽细致的关注了解,才能应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