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特性
(一)地域性(区域性)
地域指的是地表空间。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无论是研究区域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是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都必须要回答地域分异问题。
地域空间——我们依存的地球表层的2维抽象。这里强调2维抽象,是因为经济地理学中地球表层的起伏,被作为一个空间范围的特征来考虑,与自然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3维模型不一样,如河道的深浅、泥沙分布,经济地理学中区域间经济的差异、分工与贸易的发生,都是在2维背景上的。也与一般经济分析中的0维空间不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点上的增长,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也抽象到一个点上,这是0维空间的问题。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强调的另外的一个重要概念。区域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指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特征。这种特化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不同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它们分别都成为区域。区域的第一个性质被称为整体性:区域有一致特性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响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区域的第二个性质是区域的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可能是地理的区域,如城乡,也可能是非地理的产业,结构决定区域演化的内禀性质。
(二)系统性
1、系统的本质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元素——构成系统的最小部分或基本单元。
结构——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
过程——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消亡都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一切结构都是某种潜在或显在过程的表现。
状态——系统持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成为系统的状态。用一组称为状态量的参量来表征(特征量)。
环境—— 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系统的总和,称为该系统的环境。
系统性能、功能——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称为系统的性能。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能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有益变化的作用,是系统的特殊性能。如流动是水的性能,利用它运输木材、发电是河水的功能。系统的元素、结构和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
一、经济活动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活动: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过程)
三、经济活动特征
1、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
经济活动的利益最大化特征是指经济活动总是以追求最大利益作为活动的目标,相应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来展开。
利益——经济、社会、生态利益。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古典区位理论(接近原料、燃料地,成本最小化为空间布局目标)——市场区位理论(运输手段改进,运费不再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市场成了主导因素)——现代行为区位理论(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因素难分主次,考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
3、经济活动部门分工
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是指不同经济活动类型之间及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如一、二、三产业之间数量、质量和空间格局关系);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的轻、重工业);经济活动部门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耕作业中粮、棉、油)。
4、经济活动地域分工
经济活动地域分工是指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域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特征。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或要素不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可称之为比较成本理论阶段;第二阶段——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第三阶段——各种新贸易理论。
5、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特性是指经济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