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學年第二学期建筑概论课程教案.doc

2013學年第二学期建筑概论课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學年第二学期建筑概论课程教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建筑概论 课程教案 授课班级: 13建筑1,2 授课人: 吴敏铭 课时: 2 【课 题】 了解建筑构造 【教学目标】 了解建筑分类,民用建筑的构造及组成。 能说出一般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简单功能要求。 能懂建筑施工图总说明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能说出一般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简单功能要求。 【教学难点】 建筑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周 次 星 期 节 次 班 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时 间 内 容 师生互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揭题 5 从最早的洞穴,巢居,发展到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胡简易房屋,直至当今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形式,结构,施工技术,艺术形象等各方面也随着历史,政治,社会,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胡发展而发展。 师:提问 生:回答相关问题。 师:补充。 扩展,随后导入本课程。 从提问中导入 新授课程 30 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 建筑功能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 一,建筑功能 (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需满足的使用要求) 例如:影剧院有良好的“视听环境”。 交通类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 观赏类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环境。 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建筑必须具有满足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并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如具有 良好的朝向 保温隔热 隔声 防潮 防水 采光 通风 室内环境的设计不但包含具有一定形状,尺度的室内空间环境,其中室内声,光,热环境,室内空气环境等室内环境因素也列入其中。 除此之外,人们对室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身心感受,如室内视觉环境,听觉环境,触觉环境,嗅觉环境等,这些都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 二,建筑技术(建造房屋的手段) 建筑材料(物质基础)与制品技术 结构技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 施工技术(生产的手段和方法) 设备技术(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 三,建筑形象(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建筑形象处理得到,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与空间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三要素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 第一是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 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有约束和促进作用。 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如果充分发挥设计的主观作用,在一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得更加美观。 建筑分类 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1是供人们居住与进行社会活动的建筑, 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两类。 2公用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纪念建筑,娱乐建筑。 (2)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 ·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1-3为低层建筑: 4-6为多层住宅; 7-9为中高层 10以上为高层 (2)其他民用建筑按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m的 单层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 (2)砖石结构 (3)钢筋混凝土 (4)钢结构 (5)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如:大跨度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 钢结构建筑 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钢结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便于制作和安装,工期短,结构自重轻,适宜在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中采用。 混合结构建筑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砖混结构建筑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应用最广泛。 师:提问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及理解。 生:听,思考。 生:讨论。 师:请同学上台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面的概念。 生:上台讲解。 其余学生:自己听讲,有错误的挑错,有没讲全的上台补充,有加分。 师:出题目。 先让学生思考5分钟。 生:学习,思考,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师:提问 生:思考 生:回答 师:分析。 对的进行表扬和扩充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