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和化归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重点;从数学思想上看,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以及如何想到要这样转化?存在一定疑虑及困难;教学应紧扣问题实际,通过突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引入数学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师:这是关于变量的一次解析式,从函数的观点看的变化引起z的变化,而是区域内的动点的坐标,对于每一组的值都有唯一的z值与之对应,请算出几个z的值. 填入课前发下的实验探究报告单中的第2—4列进行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选择比较好算的点,比如整点、边界点等. 【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是上节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虽然这个过程计算比较繁琐,操作起来有难度,但是教学是一个过程,从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这样引导出教科书给出的数形结合的合理性,也为引入信息技术埋下伏笔】 (二)实验 教师打开画板,当堂作出右图,在区域内任意取点,进行计算,请学生与自己的数据对比,继续在实验探究报告单上补充填写画板上的新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点M的坐标为(4,2)时,=取得最大值14.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为改变老师单机的演示学生被动观看的现状,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操作,学生记录,共同提出猜想,在当前技术条件受限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师:这有限次的实验得来的结论可靠吗?我们毕竟无法取遍所有点,因为区域内的点是无数的!况且没有计算机怎么办,数据复杂手工无法计算怎么办? 因此,有必要寻找操作性强的可靠的求最优解的方法. 【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调整探究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继续观察实验报告单,聚焦每一行的点坐标和对应的度量值,比如M(3.2, 1.2)时方程是,填写表中的第6—7列,引导学生先在点与直线之间建立起联系 ------点M的坐标是方程的解,那么点M就应该在直线上,反过来直线经过点M,当然也就经过平面区域,所以点M的运动就可转化为直线的平移运动。 教师拖动直线并跟踪,学生看到直线平移时可以取遍区域内的所有点!这样我们的猜想就非常合乎情理了.然后顺利过渡到直线与平面区域之间的关系. 师:由于我们可以将x,y所满足的条件用平面区域表示了,你能否也给利润z=2x+3y作出几何解释呢? 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上面实验的结果,将等式z=2x+3y视为关于x,y的一次方程,它在几何上表示直线,当z取不同的值时可得到一族平行直线. 请把你猜想1换一种说法: 猜想与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经过点(4,2)时,=取得最大值14. 将直线=改写为,这时你能把猜想2再换一种说法吗? 此时水到渠成. 猜想与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经过点M时,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取得最大值14. 最后探究出“=最值问题可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来解决,实现其图解的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用运动变化的方法,创设实验环境,形成多元联系,展示数学关系式、平面区域、表格等各种形态的表现形式,在数、图、表的关联中进行观察、分析,从而逐步帮助学生进行有层次的猜想,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方向,这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合情推理】 教师介绍线性规划、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三)探究 师:在上述问题中,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3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2万元,又应当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再换几组数据试试(课本第100页) 让学生“主动”更换数据,教师借助几何画板“被动”地进行操作演示,师生继续实验 …,发现结论同样成立. 进一步发现目标函数直线的纵截距与z的最值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是截距越大,z值越大.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函数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