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君山向天再借王船山(《国学》杂志).doc

欧阳君山向天再借王船山(《国学》杂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阳君山向天再借王船山(《国学》杂志)

向天再借王船山 欧阳君山 船山先生不只是有“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至大至刚,更有“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大智大慧。一、正、实,这应该是船山学最鲜明的三大特征,总体上,先生学问已臻于“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自许。就影响力而言,先生的圣贤学问可能不如先生的豪杰人格。应该讲,湖南人在近现代中华历史中所表现出的血性有先生“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强大加持。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华文明“天崩地解”,至今也没有走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时代呼唤新的文化英雄,向天再借王船山! ——题记 衡岳仰止唯七尺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或许还不是最豪气的话,但至少也是最豪气的话之一。是什么人舌灿此言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6周岁的当天,在船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井泉先生的安排下、在“船山助学”发起人王继斌先生的陪同下,带着对湖湘文化的思考,某在湘西草堂亲炙了此公,他就是姓王、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被史书誉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并作为中华民族圣贤入祀孔庙的船山先生。先生之所以称“船山”,不只是因为长期隐居石船山一带,更因为先生钟情于石船山,乃至于人与山合,用先生晚年特作《船山记》中的话讲:“此吾山也!” 站在湘西草堂,前没有心旷神怡之远景,后没有巍峨恢宏之靠山,左右似乎也没有养眼之物。这原本不是风水宝地,而只是先生退出江湖而专事著述的隐逸之所。更准确讲,湘西草堂是一具明摆着的活棺材,证据也包括堂前两棵据称是先生本人栽种的柏树。大明王朝有两位大人物玩活棺材,一位是王阳明,他为了悟道而凿石为椁,躺到里面体验死亡,够执着另类的吧?但王夫子玩得更绝,他为了明志而过着“活死人”的生活,不仅是下雨天晴都打雨伞穿木屐,目的是表明自己作为明朝遗臣“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而且在居室前亲自栽种一般是植于墓地坟头的柏树,目的明显也是表达作为明朝遗臣“我自从天乞活埋”。刘禹锡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是先生非同凡响的风骨让湘西草堂走进了历史,“七尺”变身为一道瑰伟壮丽的精神风景,雄峙于故国山河大地,诚如道光朝两江总督陶澍为湘西草堂所题写的匾额:“衡岳仰止!” “六经责我开生面” 仰止的不只是衡岳,船山先生不只是有“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至大至刚,更有“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大智大慧,就文化抱负、思想自信和学术成就而言,先生不只是湖湘文化的高峰,不只是中华文明的高峰,而且还是人类历史的高峰,举世仰止。单就洋洋400余卷、800余万字的著述,先生就足以让人望洋兴叹,但更宝贵的是先生对时间的豪迈跨越,自信“吾书两百年后始显”。即是说,先生在石船山下四十年的隐居著述,不是为当时当世的注目礼,而是直取两百年后的“来世报”,此种底气简直就是疯狂——一方面进一步佐证了先生“向死而生”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孔夫子一句话:“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什么意思?简单讲,一个人不为社会所注目,但一点烦恼也没有,这是圣人的境界。就凭直取两百年后的来世报,先生“圣”矣! 最宝贵的是船山先生气贯长虹的文化抱负,用横渠先生的名言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先生自己的诗句讲:“故国余魂长缥缈,残灯绝笔尚峥嵘。”“千年欲识丈夫心,独上危峰揽苍翠。”先生原本希望通过武装起义“反清复明”,无奈世易时移,屡试屡败,不得不龙潜勿用,转而从文化入手,冀以著述讲学图文化复国,实现“用夏变夷”。从对文化的自信、追求和建树讲,先生无愧于“夫子”之名,无愧于“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自许,无愧于“北有孔夫子,南有王夫子”的说法。具体到学术成就,大略上讲,先生至少有三大特色极其鲜明,格外值得注目: 吾道弥二而归一 首先是一。先生学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渊博,400余卷、800余万字,皇皇巨著,不可能不渊博。从《船山全书》的内容看,的确包罗万象,于天人古今无所不涉,以至有论者称“王夫之或许是中国文化史上集大哲学家与大文论家于一身的孤例”。“孤例”之说或有夸张,但作为圣贤一流,先生的文字量之巨在中华历史上应该是空前的。但数量与质量是两回事,数量大并不代表质量优,大学问的真正标志也不在于渊博,而在于渊博的反面——简单,乃至简单到一。以简单解释复杂、由一而博,才是学问的真谛,这原本也是人类思维的抽象性决定的。如果由渊而博、以复杂解释复杂,那人类思维的价值何在?《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曾称赞孔夫子知识渊博,可夫子并不领情,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也。”以一驭万才是真,一以贯之方为道。 没有证据表明船山先生的学问已简化归一,但多种迹象显示,先生的学问具有一的特征,可称为一元论。这首先表现在先生把世界归结为“气”,气是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