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研.doc

《小學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研.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學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研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研究方案 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小学 刘戎 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课题的提出 (一)、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科学课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课。科学课的特点,就是经常需要学生做实验,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可做。但在实验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发下实验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动起手来,根本没心思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实验,怎样实验,不关心做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只图动手快乐。一部分学生把实验材料当作玩具,偷偷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实验,有的学生干脆频繁地离开自己的小组,给别的小组去“助阵”。而另一部分的学生不动手,只是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看着人家做,也懒得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的看也不看。学生们在科学实验课上大多表现为这是一节不受纪律约束,大家可以集体放松玩的一节课,整节课根本谈不上小组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这些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都是与“探究”二字相违背的,根本谈不上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问题是亟待我们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探究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的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自主探究、实践交流和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杜威等人的研究,包括布鲁纳和皮亚杰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研究,影响了从五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早期的课程教材。 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一定指导下,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体验感悟、尝试实践、探索研究,并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所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性学习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其中,“教师的指导”表明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体验感悟、尝试实践、探索研究,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表明了学习者学习的方式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获得所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内容;“创新性学习活动”表明了学习的性质和目的,而不是维持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根据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境类似于构建“脚手架”(或称“认知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提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最合适的情境,以引导学生从这里开始进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适的探究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合理的实验小组 → 学生按对探究内容的兴趣,组建学习小组。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 教师进行指导。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