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杏南东过原始异常高压对固井质量的影响.pdf
杏南东过原始异常高压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宗欣 黄小燕彭永生王杰 吴保民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二公司,黑龙江大庆)
1区东过外扩井区新钻井固井质量的分析及裸眼地层压力测井(RJ丌)证实该区油层段确
摘要:本文通过对杏10.1
实有异常高压层存在,原始压力系数高达1.59。从而提出了大庆长垣存在原始异常高压层,并找到了原始异常高压层的
预测方法,制定出保证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以后在过渡带外扩井区钻井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主题词:原始压力 原始异常高压层孔渗性地层孔隙流体固井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过渡带外扩井逐年增多,由于这些井区还未注水开发,一般认为原始压力系数不高于1.15。
o 2003年在杏树岗油
为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施工中钻井液密度均按开发井执行(1.20-I.259/ema
田杏十.十一区东部过渡带外扩井区首轮22口井施工时,有7口井15天延时声变检测固井质量为合格
井,优质率只有68.2%。固井质量差的层段均对应S2、S3组薄差砂岩,经分析认为与地层压力有关。
最高达1.59,证实该井区存在异常高压层。该井区异常高压层严重影响扩边井的固井质量,固井质量差
射孔后容易造成窜槽,又将影响后续采油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该井区异常高压层做进一步分析。
二、异常高压层特点
由22口井的电测曲线分析并绘制小层砂体图,可见该井区高压层与其他井区有显著差异,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性
物性差:该井区高压层均为S2、S3组薄差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厚度在0.3.1米之间,渗透
率一般在10一30毫达西。
其他井区高压层则由S0至G2各个层位均有出现,物性好、差均有,厚度在0.5.5米之间,渗透率
一般从10.200毫达西。
2、连通性
连通性差:该井区高压层平面上以零星、透镜状、窄条带状、局部连片型分布,井间变化大,砂岩
连通性差或不连通。
其他井区则不仅有连通性差砂岩存在高压,形成较小范围的高压区;也有成片稳定发育、连通好的
砂体存在高压,形成较大范围的高压区。
3、能量
高压层能量小:该井区高压层压力系数最高达1.59,流体侵入井筒的速度、量都很小,钻井液比重
1.25—1.30
g/cm3钻井施工时未检测出钻井液性能变化。24小时流体侵入井筒的量很小,未影响水泥胶结,
因此新钻井使用密度1.309/cm3钻井液固井,24小时后声变检测固井质量均为优质;15天后流体侵人
井筒的量增多,水泥胶结变差,声变检测固井质量多为合格井。
而其他井区高压层能量较大,流体侵入井筒的速度、量都很大。在钻进时会有油气水显示,如洗井
钻井液密度不能平衡高压层压力,则测24小时声变既可发现对应高压层胶结指数明显变差,且固井后
55
易管外冒。
4、注水井影响
压力不受注水井影响:该并区西南部由3151号断层与注水井相隔;西北方向与注水开发区相连,
但除4口井外,其余新钻井均与注水井距离500m以上,中间隔有采油井。测压井杏11—3-丙652井与
最近的注水井距离1380m,而且之间有断层。因此认为该并区不受注水井影响,高压层为原始异常高压
层。由于高压层为原始异常高压层,所以高压层段较多,例如杏11—3一丙652井实测有11个小层压力系
数超过1.45。压力系数中等,在1.45—1.59之间。
其他井区高压层受注水井影响很大,多为注多采少、只注不采等注采不平衡,注水井套损后继续注
水等原因形成,因此一般高压层段较少,而且压力系数高,多在1.60—1.85之间,个别层位压力系数甚
至高达1.90以上。
三、异常高压层的形成原因
杏十.十一区东部过渡带外扩井区试验井试油、试采资料表明,该区油水边界不遵循构造油气藏特
点,而是受砂体与断层共同控制,不具备与区域构造统一的油水边界,因此该区也不具备与区域构造统
一的油藏压力系统。该区压力系统为原始压力系统,异常高压层为原始异常高压。原始异常高压形成主
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松辽盆地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