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級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doc

《高星級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星級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教学成果报告 一、成果简介 ;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是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原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十几年来在酒店服务与管理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酒店业的发展态势进行的重大改革实践。 本项成果在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系统化研究,调整了专业定位,确立了新的“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双线交融,层级递进”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典型工作情境、职业岗位标准为出发点的“情境-达标”的教学模式。经过四年的教学验证,这项实践改革成果突破了专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专业发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几年实践探索,该专业已成为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2012年被评为长春市示范专业,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示范专业,在同类学校处于领先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 (一)成果的主题和意义 本成果涵盖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环节和主要方面,它围绕高星级饭店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出发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创设典型工作情境,依据岗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全面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技能过硬,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突破点,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这项成果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通过岗位实习和顶岗实践,培养学生的过程更有针对性;“双线交融”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合职业岗位工作标准,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顺利对接,节省了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本成果的实践应用,使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受益,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为行业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内容 我们调整了专业定位,即面向吉林省内外高星级饭店、主题饭店、大型会议中心、高档度假村等单位,培养前厅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康乐服务员及各部门基层管理人员。同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了适用于当前高星级饭店人才培养方案。 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重新构建了“双线交融,层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中的典型情境、职业岗位标准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情境—达标”教学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双带头人”制的专兼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三)成果实践及效果 本成果自2007年开始调研论证,历经两年时间建设完成。经过四年教育教学的实践检验,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这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方案。 这项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省市职教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被评为长春市示范专业、吉林省示范专业。 本成果的应用价值在专业发展实践中不断体现。该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形势喜人;自2009年开始,学生连续四年参加国家、省市的职业技能大赛,蝉联团体冠军、个人单项第一名、全能冠军等荣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人才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形成了工资高、提升快的良好态势,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建立之初,我们就对行业企业专家、毕业生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研和访谈,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专业建设中存在以下的教学问题: 1.传统的“2+1”(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与企业的联系,无法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对接,关上门教出的学生必定在企业实习中碰壁。传统的粗放型的教学管理,忽略了学生个人智力因素的差异,缺少职业竞争力。 2.传统的课程设置更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较少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精神的铸造,学生职业素养的建立缺乏完整性,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脱轨,无法唤醒学生学习理论、苦练技能的热情。 4.使用的教材缺少针对性,教材内容不能与时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