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茶文化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试论.pdf
杭州茶文化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试论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赵荣光
一、12世纪初民族茶文化中心地域的历史播迁
茶、茶饮、茶文化原生于中国,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故土,这些都早已经是知识者尽人皆知的国际性常识。
自中国、亦即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茶经》(成书于758年前后)以来,后经顾炎武等著名学人的考论推定,
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之说渐成流行共识。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茶饮,发生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的古
史传说的“神农之世”,这也已经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考古学、农史研究、茶学史研究基本趋于一致的看
法“)。但自上古以下,直至中唐以前,中国茶文化可以说还是只有植茶、饮茶而无茶学。至少是谈不上可以称
之为“学”的茶文化成就。 ,
秦汉以后,茶饮写尚随着茶叶商品、继之是茶树栽培的沿长江逐渐东下,至5世纪时已经是广被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的中国地区了。陆羽的所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簧河流域的北朝人则称茶为“酩奴”、“水厄”,并
开玩笑说南朝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称南朝人中的嗜饮茶者为“漏卮”(3)。也就是说,当时南中国的经济文
化中心区域——杭州所在的下江地区已经是茶叶种植十分普遍、茶饮风习非常厚重了。但是,由于自三代以
下大一统中央集权中国的政治重心、文化重心、经济重心(中世纪以后经济重心渐次缓慢下移东南)一直在北
方,因此直到12世纪初,中国茶文化的兴旺与发迭的中心均是在黄河流域长安一开封一线的帝国京师超级
大城市。这里,一个既往茶文化研究者普遍忽略的问题是:直到12世纪初叶以前.中国茶文化中心与茶叶产
区一直是分离状态,即茶文化中心所在的帝国首都的京畿一代基本不出产茶叶,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
地区则是以茶生产为主。
这种文化中心区与该种文化赖以生成、维系的物质生产区在地理空间上的远距离的长期分离.在今天看
来应当说是不尽合理的。这种不尽合理性所以没有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造成严重或明显的不利影响,主
要是由于政府的管理职能、时代的技术水平、社会的物力与人力资源都在君权神授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体
制下得到了极限发挥的结果。贯通南北.低耗高效的京杭大运河;蛛髑一样从京师延伸到全国各地的快马驰
道;低廉到几近奴隶榨取的劳役制度;这一切曾一再让西方的学者和观察家惊叹不已c‘)。正是这一切使得民
族文化中心与茶业生产重心地理差距的负面作用极大地被消融了。中国茶文化在其中心区远离茶业生产重
心地区的条件下获得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取得了唐至北宋末约近5个世纪的辉煌,造成了中唐和北宋末的
两个巅峰。
纵观中国茶道文化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唐、两宋、明三个递相承绪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在16世纪以下出
现了晚明的第三个历史高峰。第一阶段以中唐开始形成的佛禅悟性、三沸煎煮风格、宫廷气派、士庶怀挟四派
流风为特征,形成以士、释知识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性尚茶风习,陆羽‘茶经》和唐官廷茶道是中唐茶文化的峰巅
标志。第二阶段以都市好尚、社会流习、士宦清标、宫廷衿重为突出特点,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所代表
的茶学成就和士庶。斗茶”——点茶道艺术为北宋末的茶道文化鼎盛象征。第三阶段以明中期以后清饮法的
再度张扬、市民的休闲品饮、和士群体的雅鉴茶事为特征,而以晚明士人茶饮美的极致追求为最高代表幅’。
两宋所以成为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襟带唐、明,独领风骚的历史阶段,一些研究者已从茶叶生产、
社会经济等诸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许多文著基本是将北、南两宋混同叙述,而疏于对女真北踞、宋室
南偏历史太格局下的中国社会茶饮生活、民族茶文化走向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因而对12世纪初中国茶文化中
53
心地南移、杭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韵地位,以及其后中国茶文化发展第三个高峰的涌现等中国茶文化历
史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缺乏应有的注意。而这又恰恰是深入准确认识12世纪以后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关
键所在。公元1127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女真人铁骑对积淀了十余个世纪的中原文化中
心区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彻底劫掠洗涤了人口逾百万、财富如山积、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的这座北宋皇
朝都城。在女真人的大肆屠杀、竭力搜刮、肆意焚毁政策下,“开封”的文化表征意义也随着开封城的财失人空
而变成了一片废墟。以儒化汉族士人为载体的中原茶文化,也因为茶文化人群的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杨木屑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的研究.pdf
- 杨木集成材受弯构件的结构性能试验研究.pdf
- 杨柳青电厂MPS225磨煤机碾磨压力优化.pdf
- 杨柳青电厂#5、6锅炉再热器减温水管座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案.pdf
- 杨树SSR荧光标记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pdf
- 杨树专用肥与尿素等量施用对杨树增长效果的对比研究.pdf
- 杨树种植与效益分析.pdf
- 杨树菇的特性及人工栽培研究.pdf
- 杨桃荸荠复合果汁的工艺研究.pdf
- 杨梅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活性研究.pdf
- Module 5 Unit 2 Can Sam play footbal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8课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2教学设计 华中师大版.docx
- 2025届甘肃省高三第二次诊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 《Unit 8 It's Time to Exerci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第二章 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立冬(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docx
- 门面招商合同协议.docx
- 大学生观看2025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心得体会800字必威体育精装版精选.docx
- Unit 1 Family Lesson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 空气、土壤:空气、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