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多层膜技术.pdf
纪念马祖光院士全国光电子与光电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2006
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多层膜技术
王占山,朱京涛,张众,王风丽,王洪昌,程鑫彬,陈玲煮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2)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极紫外与软x射线多层膜光学技术的研究意义和主要进展。然后,给出作者在软X射线多层膜分
柬镜和x射线超反射镜方面的研究,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极紫外与软x射线,多层膜,溅射镀膜
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是电磁波谱中的 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可
一部分,其波段范围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现一 以用复折射率嚣=n—ik=l一万一谄,6表征光通过
般认为极紫外波段的光子能量从约30eV到约物质后相位的变化,B表征物质对极紫外、软X射
250eV,相应的波长范围是约5-40nm,软x射线波线和X射线的吸收。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
段的光子能量约250eV到几keV,相应的波长范围波段的6和B一般都小于10五量级。因此,一方面,
约0.2.5.0ntn,大于几个keV到百keV能量范围是
物质在此波段的折射率都接近于l,所以,物质的
X射线。由于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波长比可 折射能力很差,如果制作透镜,则透镜的曲率将非
见光波长短许多,由瑞利判据可知,极紫外、软x 常大,同时所有物质又都是吸收的,透过率很低,
射线和x射线光学系统可以得到更高的分辨率。因 所以不能采用折射型透镜。另一方面,在正入射条
此,用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显微镜可以观 件下,由单一界面反射率为在10‘2量级,这样小的
察到生物样品更细微的显微结构,用极紫外光刻机 反射率是不可能实用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可以刻出特征尺寸更小的集成电路。同时,绝大多 掠入射光学、软X射线和X射线波段唯一可用的
数中、低原子序数元素的主要原子共振线和吸收边 系统。总体来讲,20世纪70年代以前,极紫外、
都在极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范围内,因此,所有材 软X射线和X射线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料的吸收长度都很小,在gm和nm量级,这也是历
1多层膜研究的进展
史上限制极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光学发展的根本
所在。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共振线和吸收边的存在 多层膜的最初设想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最
初的尝试没有成功。到了30年代初,人们用蒸发
又提供了化学元素(CN,O等)和化学物(Si,Siq,TiSi2
等)分辨的天然机制,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新 的方法制作了周期为10hm的Au/Cu多层膜并且观
的机遇。 察到了x射线衍射现象,但由于Au和cu之间的
扩散非常严重,周期结构很快就消失了【l】。60年代,
为了充分利用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波
段的优势和特点,人们一直在努力将现有的红外、
可见和紫外波段发展起来的光学技术推进到极紫 Pb/Mg,Au/Mg多层膜,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他
们之所以选择Mg作为间隔层,是因为它容易蒸发,
外、软X射线和X射线波段。由于极紫外、软x
并且在1.O-4.3nm波段,吸收系数比C的小。这些
射线和X射线波段的特殊性,其光学的进步与材料
科学和纳米制作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同 薄膜的间隔层和散射层都容易蒸发,是限制其性能
时,光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观察手段,使人们加深
了对表面科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认识科学和技
术之间的相互关联,使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 层膜时,发现Fe/Mg的周期结构稳定性较好。受当
时多层膜理论
文档评论(0)